威海市文登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价格水平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保持在平稳状态。 七、对外经济 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2006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04315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其中出口总额完成71108万美元,增长20.5%。进口总额33207万美元,增长19.6%。 利用外资稳中有升。2006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120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0.34%。 引进内资成绩喜人。2006年全市合同引进国内资金214.6亿元,增长17.2%,实际引进国内资金134.8亿元,增长9.14%,其中威海以外到位金46.4亿元,增长21.4%。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业稳步发展。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6%,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0.1亿元,增长15.7%。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达到10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平均每人储蓄存款17073元,比上年增加2649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5.95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其中人民币贷款65.1亿元,增长30.7%。在人民币贷款中,短期贷款43.9亿元,占67.5%,中长期贷款17.6亿元,占27%。在短期贷款中工业贷款10.7亿元,占24.3%,商业贷款5.6亿元,占12.7%,农业贷款18.2亿元,占41.4%,乡镇企业贷款6.3亿元,占14.4%。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368.4亿元,增长13%,现金支出372.7亿元,增长13%。 保险业务发展良好。2006年中保财产保险保费收入3117万元,比上年下降19.8%;中保人寿保险业务收入27473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太平洋财产保险业务收入740万元,比上年下降10.8%,太平洋人寿保险业务收入2480万元,下降9.8%;中保财产保险赔款4017万元,中保人寿保险业务支出10388万元,太平洋财产保险赔款550万元,太平洋人寿保险赔款57万元。 九、科技和教育 科技事业再上新台阶。2006年专利申请量348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204项,外观设计专利117项;专利授权量158项,其中发明6项,实用新型95项,外观设计57项;科研成果水平达到国际先进6项,国内领先9项,国内先进2项;有3项成果获省级进步奖,10项成果获地级进步奖。2006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292.6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43%。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6年全市共有小学40处,在校学生27714人,教职工2721人;普通中学24处,在校学生41215人,教职工3951人;中等职业学校8处,在校学生5686人,教职工787人;中等专业学校2处,在校学生3483人,教职工345人;特殊教育(哑校)学校1处,在校学生126人,教职工41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系统现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全年演出200场,观众人数达20万人;艺术表演场馆1个,演出60场;全市现有文化站19个。 卫生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2006年,全市共有各种卫生机构31个,其中医院7个,卫生院19个,门诊部2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915张,其中医院实有床位2307张。医务人员379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308人。 体育事业再创佳绩。2006年,在省级比赛中,获金牌27.82枚,银牌16枚,铜牌7.5枚。全民体育健身运动不断发展,2006年全市举办单项比赛活动12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5次参加人数达5000人。体育彩票发行额1272万元。 十一、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年末建成区面积达到31.8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29%,建成区绿地率36.9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21平方米。 城市公用事业快速发展。全年液化石油气供气量达到7190吨,用气人口24.8万人。供热面积280万平方米;供水管道长度359.8公里,自来水供水总量1573万立方米。 公交事业继续发展。城市运营线路网长度152公里,拥有公交营运车辆129辆;全年客运量328万人次。拥有出租汽车271辆,客运总量593万人次。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控制人口总量成效显著。2006年全市户籍人口出生3451人,出生率为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年末户籍总人口64046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0681人,占总人口的39.1%,农业人口389784人,占总人口的60.9%;总户数252132户。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18.66元,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6786元,增长12.78%。 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814.89元,增长17.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41.48元,增长13.95%。 劳动就业形势稳定。在岗职工工资收入持续上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9278元,增长13.5%。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2.2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0.78平方米,增长7.75%。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1569户,参保职工80726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1878户,参保人数90145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99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206户。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重大突破,全市有90202名农村居民参加了养老保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354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2083户。年末全市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7个,床位2494张,收养人数2248人。 注: 1、本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