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环翠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20 威海市环翠区统计局

七、财政

财政收支大幅增长。财政总收入26.24亿元,增长26.45%,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76亿元,增长22.44%。预算内地方财政支出9.53亿元,增长32.09%。财政支出加大了对科技、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转移支付力度。全年科技三项经费、农业支出、林业支出、水利支出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分别增长129.2%、86.3%、110.7%、98.6%和41%。

金融形势稳定。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70.1亿元,比年初增长10.2%;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16.23亿元,比年初增长7.6%;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98.45亿元,比年初增长26.7%。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74.51亿元,比年初增长10.1%;本外币贷款余额99.85亿元,比年初增长25.9%。

八、科技和教育

科技事业硕果累累。全年共取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10项,市级以上10项,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5家。全区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10项。其中国家计划9项,省计划9项,市计划31项。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226件,其中: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95项,外观设计专利111项,专利实施率64%。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初级中学12所,在校学生18461人。小学19所,在校学生2193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区现有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个,其中联通电影院1座。全年组织电影放映场次120场。文艺下乡演出、民间艺术表演、纳凉晚会、社区文化等文化活动,促进了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卫生事业继续加强,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区共有医院、卫生院12个,妇幼卫生机构1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660张。卫生技术人员629人,其中医生321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区共举办了区级以上较大型体育活动4次。在省、市体育比赛中,获团体第一名1个;获金牌37枚,银牌24枚,铜牌28枚。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控制人口增长取得显著成效,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全年人口出生率为7.72‰,人口死亡率5.93‰,人口自然增长率1.79‰。年末全区总人口32.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21.75万人,占总人口的66.31%;农业人口11.05万人,占33.69%。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75元,增长12.2%。农民人均纯收入7366元,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505元,增长13.0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788元,下降3.6%。

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8.3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4.47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巩固提高。全区有47315名职工和8249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51748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1627人领取了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普遍推广,452名女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农村养老保险稳步发展。参保农民达20313人,基金结余4066万元,有2846名农民领取了养老金。城乡低保和社会福利工作得到加强。全区最低生活保障救助1157人,其中,城市424人。农村低保和定期救济733人。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1个,床位1742张,收养544人。社会福利企业13个,安置残疾人员435人。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核算数字。

2.全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