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沂水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20 临沂市沂水县统计局

2002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上级一系列方针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县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好的成就,基本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同时,连年保持“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荣誉称号。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统计,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1.26亿元,比2001年增长11.1%(以下对比,均以2001年为基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22亿元,基本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33.38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25.66亿元,增长13.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395元,增长11.24%。第一产业在克服了严重干旱的前提下,基本持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2%,降低了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发展较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8%,提高了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6%。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2002年,以明晰产权为重点的企业改革加速推进,县乡工业企业改制面达到100%,一批优势企业增添了活力,一批困难企业焕发了生机,一批失业人员得到了安置。农村土地延包任务顺利完成,农村税费改革扎实推进,“四荒”拍卖和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成效明显。社会事业改革有了新的进展,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矿业产权制度改革起步良好。

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推进。2002年共收缴各项社会保险费10176万元,收缴率保持在95%以上;发放各项社会保险费10677万元,发放率为100%。

民政工作取得较大进展。社区建设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新建社区8个,初步构筑了城市社区的基本框架;民间组织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依法对全县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了复查登记;社会福利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新发展福利企业2家,累计达到13家。

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截止2002年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达到19190和589户,实现总产值或销售总额(营业收入)38.32亿元,实现个体私营税收6091万元,增长16.1%。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970户,私营企业286户。

市场物价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7%。按商品类别分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食品类105.7%、烟酒及用品类106.7%、衣着类90.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费93.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1.6%、交通和通讯95.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98.2%、居住106.7%。

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的基础地位尚不稳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投资中的骨干项目少,增长的后劲继续减弱,经济增长中依赖外延性扩张拉动的成分依然很大;资金紧张的矛盾未得到有效缓解;环境意识亟需加强。

二、农业

2002年,全县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农业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畜牧业生产三大重点,以“三增一稳”为目标,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克服了严重干旱,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9683万元,减0.08%。农、林、牧、渔业产值分别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7.4%、2.9%、38.4%、1.2%。

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2002年,全县各级按照年初确定的“调粮油,强果桑,增瓜菜,稳烤烟,扩养殖,促流通,壮龙头”的工作思路,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粮经比例已调整为6:4。:粮食生产在面积调减13.96万亩以及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努力提高科技含量,加强管理,加大投入,仍然取得了较好收成。全县粮食总产为326482吨,减产115119吨,减少26.07%。花生总产42649吨,减少21.19%;烤烟总产8215吨,减少5.34%;蔬菜总产445778吨,增长2.9%;瓜类总产68564吨,增长15.56%;水果总产191845吨,增长1%。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绿色通道建设333.6公里,四旁植树247万株。主要林产品产量:核桃300吨,板栗3300吨,花椒皮600吨。

畜牧业生产发展步伐加快。狠抓扩大生产规模,积极发展养殖大户和养殖小区,大力推广饲养和实用技术,发展名、优、特、稀品种,结构日趋合理。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58163吨,减2.72%。年末大牲畜存栏7.61万头,增长1.06%;生猪存栏39.63万头,增长2.56%;兔存栏243.76万只,减4.42%。

渔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全年水产品产量5200吨,持平。淡水养殖面积保持了3750公顷的水平,养殖产量达到4805吨,增长3.2%,网箱养鱼达到12000箱。

农业产业化及标准化生产成效显著。2002年,全县已有沂水镇、院东头乡、夏蔚镇、圈里乡、诸葛镇等11个乡镇成功地争创了11个品牌、22个品种的无公害食品品牌和沙沟老龙泉矿泉水等5个绿色食品品牌,另有4种产品的无公害、绿色食品品牌正在申报中。在全市瓜菜展评会上,我县姚店子镇的“沂蒙”生姜被评为全市十大名牌产品称号,四十里堡镇的“沂春蜜”牌西瓜和高桥镇的“高桥”牌韭菜获全市优质产品称号。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65.28万千瓦,增长6.84%;农用拖拉机30341台,增长11.05%,总动力22万千瓦,增41.9%。农村用电量22500万千瓦小时,增长3.4%;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42677吨,增长32%;年末耕地面积10.64万公顷,增加2.84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3.509万公顷,减26.3%。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2年,全县工业按照县委、县政府年初工作部署,坚持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利税大户培植、技术创新,加快调整工业结构,不断提高工业经济素质,着力增强工业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努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培植壮大骨干企业,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工业经济稳步发展,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工业生产稳步发展。2002年,全县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17.01亿元,增长14.2%;实现工业增加值30.61亿元,增长13%。其中:6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42.01亿元,增长13.82%,实现工业增加值12.71亿元,增长11.33%;实现利税4.21亿元,增长12.12%;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41.77亿元,增长18.93%;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33%,提高1.49个百分点;工业产成品存货降低16.21%;应收帐款净额增长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