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沂水县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20 临沂市沂水县统计局

沂水县统计局

1999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措施,围绕实施“农业富县、工业立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文明建县”的发展战略,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保持稳定,促进发展,克服了春季干旱、夏粮减产、资金紧张、市场需求不足等诸多困难,靠苦干和实干夺取了发展和稳定的“双赢”局面,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48.5亿元,比98年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77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20.73亿元,增长21.9%;第三产业增加值16.0亿元,增长17.6%。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在保持增长的前提下,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98年的28.0%,降低到1999年的24.3%,降低了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高速增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98年的40.8%,提高到1999年的42.7%,提高了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98年的31.2%,提高到1999年的33%,提高了1.8个百分点。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1999年,全县各级各部门以改革开放试点县工作为总抓手,坚持改制与完善并举,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结合,规范改制、挂靠联合、出售拍卖等多措并举,加快了企业改革步伐,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截止1999年底,全县完成各种形式改制的企业已达314户,改制面达到98.7%。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稳定和完善了农村政策,加快了水利改革步伐,土地延包、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及“四荒”拍卖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现已有1178个村全面完成了土地延包任务,有4490处小型水利工程实行了改制。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也都有了新的突破。

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进一步增强。1999年,新发展个体户6135户,私营企业87家,到1999年末,个体私营经济业户分别达到43076户和416户。个体私营经济营业额达到8.7亿元,缴纳税费4000万元。各项社会事业均有了新的发展。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启动市场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资金紧张的矛盾未得到缓解,企业市场应变能力降低,效益受到影响,同时使税收入库难度加大;物价持续低位运行,农民收入增幅减缓。

二、农业

1999年,农业生产继续发展,农村内部产业结构、种植结构、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0018万元,比98年增长10.3%。农、林、牧、渔业产值分别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2.9%、4.0%、32.0%、1.1%,分别比98年提高-3.4、0.3、3.6、-0.5个百分点。种植业比重进一步降低,所占比重降低4.2个百分点。

种植业获得大丰收。1999年,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加大了科技支农力度,水利产权制度改革使农田水利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基本生产条件得以不断完善。在小麦生产遇到严重干旱、产量下降的情况下,以秋补夏取得成功。全县粮食总产创历史最好水平,突破5.5亿公斤大关,烤烟、蔬菜、水果等作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356公顷,四旁植树291万株。年末实有林地面积7158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5.1%。

主要林产品产量:核桃64吨,板栗2497吨,花椒皮452吨,香椿672吨。

畜牧业生产克服价格低迷等不利因素,保持了稳定增长。

渔业生产受跋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影响,发展受到阻碍。全年水产品产量4600吨,比98年减少14.81%。淡水养殖面积3070公顷,比98年减少24.57%;养殖产量4405吨,减少10.56%。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1.4万千瓦,比98年增长57.7%;农用拖拉机20285台,增加1.1倍,总动力15.3万千瓦,增长86.6%。农村用电量1.89亿千瓦小时,增长6.8%;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0372吨,减少7.8%;年末耕地面积7.88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4.26万公顷,增长2.4%。

农村小康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到1999年末,全县农村已有小康乡镇1个,小康村398个,占全县行政村的32.7%。

三、工业和建筑业

1999年,全县各级按照县委、县府年初确定的“坚持以提高素质、扩大总量为重点,加快实施工业立县战略”的指导思想,按照“抓骨干,壮规模;抓改制,增活力;抓投入,增后劲;抓市场,促销售;抓管理,增效益”的总体要求,集中精力抓经济,突出重点抓工业,坚持提高质量与扩大总量并重,突出发展这一主题,抓好制度创新、结构调整、市场营销三大战略,以优势企业为依托,培植重点骨干,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1999年,全县共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比98年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19.13亿元,比98年增长21.7%。

45户重点工业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58441万元,比98年增长14.1%;实现工业增加值79393万元,增长12.0%;实现利税29526万元,增长6.0%;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47447万元,增长11.4%;工业产销率达到95.7%,比98年降低2.3个百分点。

工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1999年,全县共完成更新改造性质的投资26220万元,比98年增长24.9%。工业企业人均装备水平达到3.64万元,比98年增加0.35万元。

建筑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6亿元,比98年增长23.8%。全县20个四级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全年共完成施工产值25149万元,比98年增长14.9%;单位工程施工个数为334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到6.6万平方米,优良工程竣工面积0.9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1999年,我县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大投入、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要求,牢固树立“只有苦干才能过关,只有发展才能稳定”的思想,坚持把城市建设作为一个巨大的产业来抓,以深入开展“城市建设年”活动为主线,以优化投资环境和消费环境,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不断强化发展意识、城市意识、文明意识,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以政府投入为“引子”,以民间投入为主体,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高潮,城建投入高达6亿元。全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143万元,比98年增长23.0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47126万元,比98年增长27.3%;集体单位投资25966万元,比98年增长27.2%;城乡个体投资38053万元,比98年增长5.3%。在国有经济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36337万元,比98年增长123.6%;更新改造投资7076万元,比98年减少45.2%。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814万元,比98年增长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