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罗庄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环保治理效果显著。全年拆除取缔小瓦盆窑、小炼焦池、小石灰窑等各类小污染源67个,完成对搪瓷厂、耐火材料厂等40余家污染企业的治理任务,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了全区的环境质量,在区环境目标责任书五大类46个指标中,重点项目完成率达100%,并完成全部项目的93.5%。 九、计划生育 坚持求真务实、强化措施,以控制计划外生育为主攻方向,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中心,坚持各级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层层签订《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全面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全区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计划生育率达到98.87%,晚育率达到98.81%,分别与全市责任指标提高3.87、8.81个百分点,高质量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目标。 十、科学技术、教育 大力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全年共实施区级以上科技项目8个,其中工业科技项目5个,农业科技项目3个,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2项。高新技术产业开始起步,全区共有6家企业取得高新技术产业证书,6家企业实现产值1.98亿元,实现利税1845.2万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7%和4.7%。 十一、文化、体育、卫生 全年共组织规模较大的书画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26项次,送文化下乡36余场次。竟技体育长足发展,全年共组织各类体育活动33次,在国家、省、市级比赛共夺得金牌22枚、银牌17枚、铜牌23枚。有线电视迅速发展,年末全区有线电视用户达4.2万户,比上年增加8千户,有线光缆信号覆盖率达100%,率先在全市12个县区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全年共出版发行《罗庄通迅》56期,30余万份。 卫生工作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规范医疗秩序,强化预防保健工作为重点,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年末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3处,其中医院、卫生院11处(含矿务局医院),各类门诊部(所)231处,病员床位668张,卫生技术人员812人,其中医生402人,全年共诊治各类病人30万人次,完成各类疫苗接种20万人次,婴儿死亡率7.1‰,比上年下降5.4个千分点。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2年底,全区总户数141763户,总人口42052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0262人,农业人口310267人,在总人口中男性217179人,女性203350人,性别比106.8,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全年申报出生人口4702人,死亡210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2‰,比上年提高0.2‰(按计生口径统计为6.45‰,提高1.36‰);年平均人口419178人,增长0.6%。 年末县(区)以上单位全部从业人员10727人,比上年减少224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0359.7万元,增长13.9%,其中在岗职工年末人数9598人,比上年减少218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9652.5万元,增长11.6%;职工年人均工资首次突破1万元达10204元,比上年人均增加1277元,增长1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30元,比上年增长16.5%。 2002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876元,比上年增加140元,增长5.1%,其中人均在第一产业方面获纯收入444.74元,增4.8%,在第二产业方面获纯收入940.44元,增长14.6%,在第三产业方面获纯收入1490.82元,全年农民人均生活费用支出2285.97元,其中食品778.88元,衣着187.59元,居住358.73元,三大支出分别占全年生活费支出的34.1%、8.2%、15.7%;百户农民拥有电视机116台,其中彩电83台,洗衣机75台,电冰箱(柜)46台,摩托车63辆,自行车228辆,电风扇207台。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