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天台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实施“开放立县、产业强县、城市兴县、生态名县”四大战略,克服了“非典”疫情和历史上少见的高温干旱以及资金、电力等紧缺的困难,深入开展“新城建设——古城保护年”、“招商引资深化年”、“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努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做好对外开放,经济运行质量和稳定性提高,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一、综合 2003年,全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消费品市场保持刚性增长,外贸出口增势不减,财政金融形势良好,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 2003年,实现天台县生产总值373289万元,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551万元,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246751万元,增长17.0%;第三产业增加值173987万元,增长17.7%。平均每人生产总值为8543元,增长17.2%。 二、农业 2003年,农业生产克服罕见的高温干旱的影响,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发展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80958万元,增长5.6%。 2003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013公顷,下降11.7%,粮食总产量116548吨,下降13.5%。蔬菜播种面积70652公顷,增长7.4%,蔬菜总产量171002吨,增长9.6%。林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01公顷,幼林抚育实际面积1067公顷;封山育林面积3407公顷,其中本年新封面积693公顷,四旁植树15.6万株。 畜牧业生产前景较好,2003年,畜禽产品市场价格前抑后扬。主要的畜牧产品,充分满足市场供应。年末生猪存栏21.51万头,增长4.4%,年内生猪出栏15.03万头,持平;年末家禽存栏58.13万羽,下降9.4%,年内出栏49.14万羽,下降5.5%;羊年末存栏1.26万只,增长14.5%;奶牛年末存栏80头,增长9.6%。肉类总产量13719吨,下降5.0%。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2003年全县水产品产量2700吨,增长3.1%(主要农产品产量详见附表)。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全年完成土石方440万立方米,水利总投入5064万元。2003年末,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83千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8.2千公顷。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54747千瓦,增长7.8%;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6781吨,增长2.7%;农村用电量12733万千瓦小时,增长10.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203934万元,增长14.9%。其中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25598万元,增长18.9%,其中轻工业完成总产值203459万元,增长22.6%,重工业完成总产值122139万元,增长13.3%。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传统产业调整和改造不断加快。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发展,全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0956万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8.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详见附表)。 产销衔接水平稳步提高,经济效益良好。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考核得分为211.5分,接近全市平均水平,提高10.1分。其中工业产品销售率95.7%,提高4.5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7.07%,提高0.9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每人57077元,每人提高6731元;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100%,提高15.38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9.11%,提高1.87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利税47776万元,增长30.3%,其中利润25552万元,增长33.6%。 建筑业持续高速发展。2003年,全县具有资质的建筑企业共23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09535万元,增长45.4%。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03.79万平方米,增长65.5%。竣工房屋建筑面积52.02万平方米,增长37.3%。全县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7228万元,增长64.2%。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迅速扩大。2003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9802万元,增长49.8%,其中工业投资144224万元,增长61.7%,全社会技术改造投入80512万元,增长40.9%。在所有固定资产投资中,全部限额以上投资172323万元,增长71.3%;全部限额以下投资67479万元,增长13.6%。 房地产开发投资飞速增长。200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6445万元,增长80.2%。房地产施工面积357244平方米,增长1.1倍;竣工面积154914平方米,增长2.7倍;销售面积141036平方米,增长3.8倍。其中商品住宅销售125815平方米,增长3.3倍。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旺势不减,消费支出刚性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072万元,增长14.1%。其中县消费品零售总额95339万元,增长16.1%;县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76733万元,增长11.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3062万元,增长13.4%;餐饮业零售额19010万元,增长20.0%。在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为136652万元,占79.4%,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显示了强大的活力。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2003年末,全县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28个,实现成交额131991万元,增长5.6%。其中成效额超亿元的市场3个,全年实现成交额5.27亿元,占消费品市场成交总额的39.9%。 六、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长足发展。2003年全县全社会出****货值213008万元,增长43.5%。全县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达707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0.6%,其中出口6688万美元,增长50.7%;进口总额387万美元,增长47.8%。在出口商品中,橡胶产品1031万美元,增长47.9%;汽车用品、工艺品2185万美元,增长51.8%;轻工产品70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4.4%;医药化工产品1543万美元,增长1.1倍;机电产品1226万美元,增长1倍。利用外资飞速增长。当年引进县外资金46638万元,比上年增长1倍,当年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倍。引进项目150个,比上年增长25.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公路运输完成的货运量461万吨,增长1.3%,货物击转量41135万吨公里,增长3.0%。全年客运量769万元,增长0.5%,旅客周转量71910万元,增长0.4%。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8919万元,增长47.6%。年末电话用户125188户,增长9.3%,移动电话用户达114594户,增长37.4%;互联网用户17134户,增长2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