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罗庄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和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团结拼搏、扎实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消费市场稳中趋旺;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65142万元,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736万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28800万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106606万元,增长18.0%。一、二、三产业比例为8.1:62.7:29.2。全部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一、农业 全年粮食生产形势平稳,种植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28万亩,同比减少1.02万亩,减少2.9%,单产312公斤,同比增加6公斤,增长5.4%;粮食总产109972吨,同比增长2.0%,经济作物发展较快,全年花生总产量2965吨,同比增长41.7%;全年蔬菜总产75392吨,同比增长15.7%,水果总产1720吨,下降24.3%。 绿化造林成效显著。全年累计植树56万株,其中:义务植树19.3万株,造林1110亩。新增农田林网面积1万亩,完善林网面积3.3万亩,全区林木覆盖率16.7%。 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乳牛养殖迅速发展。全年生猪出栏12.07万头,增长-7.51%,兔出栏148万只,增长8.2%,家禽出栏478.5万只,增长13.0%,乳牛存栏1980头,比上年增加1293头,增长188.2%,牛奶产量4655吨,增长121.7%,禽蛋产量7247吨,增长-3.4%,全年肉类总产量19996吨,增长4.6%。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年末全区水产品养殖面积3200亩,全年水产品产量1706吨,增长3.0%。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投入760万元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7200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200亩,年末全区有效灌溉面积13.78万亩。 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14.78万千瓦时,其中农用排灌机械动力1.37万千瓦时,占全部农用机械总动力的9.3%,农用柴油机1518台,电动机2869台,汽油机247台,农用拖拉机6580台,联合收割机135台,分别比上年增加15台、-98台、25台、-140台、2台。 二、工业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88808万元,其中国有及限额以上工业115088万元,增长20.8%,国有及限额以上工业实现利税33630万元,增长5.7%,其中区直工业231万元,下降74.6%,利润总额20479万元,增长5.2%,其中区直工业亏损309万元(去年盈利77万元)。工业产销率95.8%,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骨干企业拉动力增强,华盛、盛能、美华、新光、宏达五大企业集团,全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27.32亿元,利税2.54亿元,利润1.91亿元,分别占国有及限额以上工业的66.0%、93.3%、75.6%。 全年国有及限额以上工业部分主要产品产量:原煤12.8万吨,同比增长-32.3%;纱11177吨,同比增长14.2%,水泥85.8万吨,同比增长-6.6%;日用陶瓷69683万件,同比增长14.0%;建筑陶瓷322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7.2%;发电量1331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1.6%。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全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655万元,增长22.3%,其中国有投资8051万元,下降17.6%,新上和技改投资105056万元,增长51.6%。 全区资质5级以上的21家建筑安装企业,全年完成建安产值16818万元,下降11.6%,其中二级以上企业3家,完成建筑业安装产值7802万元,占全部资质建安企业46.3%。所承建的180个施工项目,年末竣工110个,完成竣工产值9505万元,下降2.7%。有20个项目被评为市以上优良工程,优良工程率18.2%,比上年下降4.9个百分点。 四、交通运输、邮政通讯 年末境内公路通车里程308公里,货运汽车、拖拉机拥有量7189辆,其中:货运汽车2088辆,全年完成地方公路运输货运量299万吨,货运周转量15400万吨公里,客运汽车拥有量272辆,客运量210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1000万人公里。 邮政、电信事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邮政业务量438万元,增长108.6%,电讯业务量4055万元,增长37.0%,电话交换机装机总座量1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63939户,电话普及率达15.3部/百人,比上年增加3部/百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25846户,比上年增加11593户,移动业务量2321万元,增11.3%;信息通信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宽带网用户达到619户。 五、国内贸易 2001年,全区城乡消费市场稳中趋旺,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361万元,增长9.2%,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42800万元,增长10.4%;餐饮业实现6692万元,增长12.9%;其他业实现35869万元,增长7.3%,其中制造业21169万元,增长12.5%,农民对非农民直接销售6342万元,增长11.6%。 全区拥有各类集贸市场43处,其中专业批发市场3处,全年实现集市贸易成交额75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9%。 六、外经外贸 年内新签外资协议6个,协议外资额3372万美元,增长211.1%,实际利用外资1521万美元,增长64.1%,自营出口创汇3322万美元,增长32.9%。年末实有注册三资企业44家,能正常运营企业26家,总资产177437万元,增长49.1%,全年完成销售收入109334万元,下降7.9%,实现利税6089万元,比上年下降29.6%。 七、财政、金融、保险 认真贯彻国家财税政策,加大税收征管,依率计征,提高财政协调、监管力度,均衡入库,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法定支出。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4408.4万元,比上年增长38.9%,其中国税入库11344.4万元,增长37.8%,地税入库11213万元,增长55.0%;财政部门组织的收入完成1850.6万元,其中农业四税入库500.6万元,行政性收费及罚没款1350万元;教育费附加入库259万元,增长11.7%。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5975万元,增长40.0%,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935万元,财政支出17646万元,增长38.9%,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9.11亿元,比年初增加5.56亿元,增长23.6%,其中居民储蓄18.99亿元,比年初增加2.5亿元,增长15.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明显回落;各项贷款余额28.26亿元,比年初增加5.1亿元,增长22.0%,其中农业贷款5.93亿元,比年初增加2.06亿元,增长53.5%。 人保、财保全年共推出各类险种59个,全年承保额达40.88亿元,增长72.8%,年内保费收入3729万元,增长29.7%,年内已决赔款1378万元,比上年多理赔99万元,增长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