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罗庄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19 临沂市罗庄区统计局

八、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村镇建设总投入3.1亿元,新增各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40万平方米,新增绿化景点16处,年末自来水受益村达83个,占全部行政村数的37.7%,沂河路绿化、双月园华明园、江泉世纪花苑、宝泉寺公园改造、206国道改造、留红路、湖东二路、蒙山大道、立交桥等十二大工程进展顺利。

环保治理效果显著。全年拆除取缔小瓦盆窑、小炼焦池、砖厂等各类小污染源38个,爆破拆除高污染烟囱34座,投入治污资金1350万元,完成对30家污染企业的治理任务,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了全区的环境质量。

九、计划生育

坚持求真务实、强化措施,以控制计划外生育为主攻方向,加强村民自治合格村、模范村建设,坚持各级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层层签订《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全面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全区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计划生育率达到98.86%,晚育率达到99.73%,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人口计划。

十、科学技术、教育

大力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全年共实施区级以上科技项目15个,其中工业科技项目7个,农业科技项目8个,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2项,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的发展。

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全年投入“普九”资金1237万元,比上年增加投资388.5万元,新增校舍面积2.68万平方米,调整中小学布局,合并村小学11处,年末全区小学87处,在校学生4.015万人,比上年减少0.84万人,普通中学17处,在校学生4.022万人,比上年增加0.29万人,师资队伍壮大,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现有专任教师3418人,其中中学教师2006人,平均每位中学教师负担20名学生,负担量与去年持平,小学教师1778人,平均每位教师负担23名学生,比上年少负担5名。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学率100%,2000年高考录取率达65.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录取本专科学生人数1103人,其中本科536人,创历史最高水平。

十一、文化、体育、卫生

全年共组织规模较大的书画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17项,送文化下乡30余场次;竞技体育长足发展,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共夺得金牌31枚、银牌22枚、铜牌16枚。有线电视迅速发展,年末全区有线电视用户达3.4万户,比上年增加7千户,有线光缆信号覆盖率达90%,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全年共出版发行《罗庄通讯》56期,31万份,比上年增加4万份。

卫生工作以规范医疗秩序,强化预防保健工作为重点,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年末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2处,其中医院、卫生院10处(含矿务局医院),各类门诊部(所)273处,病员床位498张,卫生技术人员949人,其中医生40人,全年共诊治各类病人28.6万人次,完成各类疫苗接种19.6万人次,婴儿死亡率12.5‰,比上年下降0.9%。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1年底,全区总户数155463户,总人口41782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6851人,农业人口320975人,在总人口中男性215639人,女性202187人,性别比106.7,全年申报出生人口4216人,死亡171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00‰,下降5.63‰(按计生委口径统计为5.09‰,下降0.19‰);年平均人口416855人,增长0.7%。

年末县以上单位全部从业人员10951人,比上年增加144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9095.4万元,增长9.2%,其中在岗职工年末人数9816人,比上年增加107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8652.3万元,增长10.5%;年职工人均工资8927元,比上年人均增加922元,增长1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25元,比上年增长14.0%。

全区100个农村住户调查结果表明,2001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比上年增加139元,增长5.4%,其中人均在第一产业方面获纯收入424.3元,增6.3%,在第二产业方面获纯收入820.55元,增长6.0%,在第三产业方面获纯收入1491.15元,增长4.7%;全年农民人均生活费用支出2577.4元,其中食品667.77元,衣着170.58元,居住334.49元,三大支出分别占全年生活费支出的25.9%、6.6%、13.0%;百户农民拥有电视机111台,其中彩电88台,洗衣机69台,电冰箱(柜)54台,摩托车65辆,自行车346辆,电风扇219台。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