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玉环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3月6日) 2005年,玉环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两条主线,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以重点项目推进年和狠抓落实年为载体,继续深化各项改革,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全县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基本完成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预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8.53亿元(经济普查口径),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14.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19亿元,比上年下降5.9%;第二产业增加值91.96亿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44.38亿元,增长15.2%。 市场消费品价格小幅上扬,居民消费心态平稳;工业品生产原材料、能源价格普遍上涨幅度较大,企业成本压力增大。 劳动就业形势稳定。年末全县在岗职工人数27051人,比上年增长11.6%。年末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3.6%, 比上年末略有下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67人,完成再就业培训320人。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依然突出;能源、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尚未有效缓解;资源利用率不高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仍然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仍较落后;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仍未改变,还存在一定数量的生活保障线以下的贫困人口。 二、农 业 受各级政府支农扶农政策的推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农林牧渔业生产整体保持稳定。以市场为导向,效益农业发展势头良好,“走出去”的经营方式成效明显。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农业龙头企业继续得到发展。因连续遭受“海棠”、“麦莎”、“泰利”、“卡努”四次台风影响,农渔业生产损失严重,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19亿元,比上年减5.9%。 农业结构出现新的变化,粮食生产继续得到恢复性增长,瓜果蔬菜、花卉苗木等面积缩减。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121公顷,比上年增长1.7%。蔬菜播种面积4265公顷,比上年略减;果用瓜696公顷,比上年减少3.4%,花卉苗木165公顷,减少52.2%。由于受本县耕地等自然资源短缺影响,本地农民积极探索走出去的经营方式,到外地承包开发生产基地,种植西瓜、花卉苗木等,开拓增收新渠道。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2005年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28172吨 -3.5 棉 花 47吨 51.6 油 菜 籽 157吨 12.9 水 果 47233吨 -18.0 #柑 桔 17959吨 -26.6 文 旦 14625吨 -9.6 蔬 菜 124379吨 -0.2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绿化工作进一步加强。2005年,全县造林面积307公顷,零星植树7万株,幼林抚育725公顷,育苗面积20公顷。森林覆盖率继续提高。 畜牧业遭受屡次台风袭击和外地禽流感发病案例宣传的影响,养殖户积极性受制约,生产不稳定。进入第四季度,畜禽存栏数有所回升,与上年比较,除禽蛋继续大幅减产外,其他产量有一定程度回升。 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和年末牲畜存栏数如下: 2005年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7031吨 8.5 其中:猪 肉 4285吨 4.9 禽 肉 2539吨 16.6 禽蛋产量 1015吨 -43.0 肥猪出栏数 5.47万头 20.2 生猪存栏数 3.12万头 6.5 牛存栏数 690头 3.8 羊存栏数 0.78万只 11.4 家禽存栏数 106.33万只 10.9 渔业生产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渔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探索“近海禁、外海控、远洋拓”的渔业发展路子,拆解淘汰破旧渔船,降低近海捕捞强度,加大渔民转产转业扶持政策,鼓励海岛渔民向集镇移居。至年末全县尚存海洋捕捞生产船只1609艘,比上年再减少4.3%,海洋捕捞专业劳力7149人,比上年减少23.4%。由于受海洋资源持续衰退、渔需品价格居高不下、柴油供应极度紧张和台风等各种因素影响,我县渔业面临巨大困难和挑战。全年水产品总产量257242吨,比上年减0.4%。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60512吨,比上年增加0.2%。养殖业受台风影响,产量下降。海水养殖面积7511公顷,产量92950吨,比上年减少1.5%;淡水养殖面积967公顷,产量3452吨,减少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