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玉环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2月28日) 2003年,玉环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一心,克服了非典疫情、百年一遇的高温干旱和水电供给严重紧缺等诸多困难,抢抓时机,锐意改革,不断推进科技化和城市化进程。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结构得到调整,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全面完成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预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6.29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59亿元,比上年下降4.7%;第二产业增加值68.70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35.00亿元,增长18.6%。 市场物价稳定,价格总水平与上年基本持平,消费品价格小幅上扬,居民消费心态平稳。 劳动就业形势稳定。年末全县在岗职工人数22873人,比上年增长12.2%。年末全县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186人,登记失业率4.0%,比上年末略有下降。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性不够合理,整体素质欠高;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品科技含量偏低;土地、电力、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农渔业基础仍较脆弱,产业化水平较低,抗御自然灾害、市场风险不强;农村基础设施仍较落后;城乡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有进一步拉大趋势,部分农渔民生活尚存在困难。 二、农 业 以市场为导向,效益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农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程度有了提高。农林牧渔业生产基本保持稳定。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59亿元,比上年减4.7%。 种植业结构调整有新进展。粮油作物种植面积急剧减少,经济作物面积大幅上扬。粮食播种面积65739亩,比上年缩减18.4%,蔬菜、瓜类、花卉等作物种植大规模扩大,其中蔬菜播种面积65746亩,已超过了粮食面积,比上年增长3.2%,果用瓜9128亩,比上年增长19.6%,花卉苗木4479亩,增长了98.9%。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2003年比上年增长% 粮 食21636吨-33.3 棉 花29吨-86.2 油菜籽133吨-11.3 水 果52505吨7.1 #柑桔22747吨-6.3 文 旦12870吨-16.4 蔬 菜130251吨26.6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绿化工作进一步加强。在抓好山地绿化的同时,注重平原绿化和沿海防护林建设。2003年,全县造林面积0.61万亩,封山育林17.92万亩,迹地更新0.02万亩,零星植树8.5万株,幼林抚育0.4万亩,低产林改造0.25亩。森林覆盖率继续提高。 畜牧业生产有所回暖。因肉类价格上涨,养殖户积极性得到调动,畜禽生产规模扩大,肉、禽产量均有一定程度增长。 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和年末牲畜存栏数如下: 2003年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6337吨13.7 其中:猪肉3810吨5.0 禽肉2267吨30.8 禽蛋产量1780吨-4.7 肥猪出栏数4.73万头5.6 生猪存栏数3.15万头-4.5 牛存栏数699头-2.8 羊存栏数0.75万只4.2 家禽存栏数100.77万只8.7 渔业生产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渔民增收为目标,实施国家双控政策,加大“减船减人”工作力度,大幅度减少渔船生产数,全县共投入海洋捕捞生产船只2005艘,比上年减少3.5%,海洋捕捞专业劳力9964人,比上年减少12.1%。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渔民转产转业,鼓励海岛渔民向集镇移居。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渔业的稳定。由于受海洋资源衰退、渔需品价格暴涨和高温干旱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县传统捕捞业继续下滑,养殖业增长滞缓。全年海洋捕捞产量176917吨,比上年减少2.8%。海水养殖面积8121公顷,产量100453吨,比上年增长1.8%;淡水养殖面积944公顷,产量3767吨,增长26.5%。 各类水产品产量如下: 2003年比上年增长% 水产品总产量281445吨-1.2 1、海水产品277370吨-1.2 鱼 类77754吨-33.8 甲 壳 类56146吨-8.3 头 足 类11501吨- 贝 类91192吨-11.3 藻 类546吨8.1 2、淡水产品4075吨-0.9 鱼 类3005吨3.8 河 蟹432吨-7.3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继续开展标准农田建设,充分利用长期晴旱的有利天气条件,大兴水利建设热潮,修整治理水库、河塘、河道。全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投工310万工日;完成土石方310万立方米;疏浚和整治河道70公里;改善灌溉面积3000亩;新建标准农田7330亩。全县年末共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7万千瓦,其中渔业机械总动力19万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43735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0.0%;化肥施用量(折纯)2938吨,比上年减少2.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通过推进科技进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实施名牌战略,加速推进工业集聚等措施,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增加值28.78亿元,比上年增长26.4%。 继续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全县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重工业产值94.98亿元,增长36.7%;轻工业产值28.76亿元,增长20.5%,重工业比例继续攀升;重点行业突出,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全年实现的产值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继续起到了支柱作用,比重分别占了31.8%和21.9%,大大高于其他行业。 围绕产业升级和产品升格,不断加大技改投入,促进技术创新。全年工业技改项目完成投入24.36亿元,比上年增长62.0 %。重视新产品开发,全年申报立项省级以上新产品64项,通过鉴定30项。 国有及500万上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2003年比上年增长% 水 泥6.2万吨3.3 供电量101544万千瓦22.8 自来水供应量858万吨16.3 饮料酒6610吨-17.4 中成药33.14吨-12.5 饲 料1379吨-30.8 家用电冰箱41287万台106.2 眼 镜379.78万付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