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临海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增加值9.20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年末全市通车公路里程702.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5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204701万吨公里,比上年减少8.4%,其中公路运输49847万吨公里,水上运输154854万吨公里,货运量825万吨,增长15.2%;全年旅客周转量8749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2.4%,客运量1613万人,增长8.0%。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7万吨,比上年增长2.4%。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4697万元,比上年增长41.2%。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6.39万户,比上年增长7.2%。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29.7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6.7%。固定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22.3部/百人提高到23.9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18.4部/百人提高到26.9部/百人。年末全市国际互联网用户达5.1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1.7%。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持续旺盛。2003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市的零售额22.75亿元,增长17.1%,市以下实现零售额12.67亿元,增长15.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4%,餐饮业零售额4.23亿元,增长16.7%。在各种经济类型中个体私营经济消费品零售额22.83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4.5%。以汽车类、家用电器音像器材类和通讯器材类等为主的消费热点已经形成。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的汽车类销售额增长30.9%,家用电器音像器材类销售额增长70.9%。全年连锁企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7.7%。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2个。 商贸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市中心菜场、大洋耀达商城等建成开业,华侨大酒店、杜桥耀达商贸城、国贸宾馆正在加快建设和改造,万家灯火等知名连锁企业落户临海,物流配送等新型商贸业态得到发展。 物价总体水平稳步上扬。2003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2.5%,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比上年上升8.7%,消费品的价格指数上升1.2%。在八大类价格项目中,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费类和交通通讯类比上年分别下降0.2%、2.6%和2.0%,其余五大类价格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食品类上升2.3%,烟酒及用品类上升6.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升1.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升10.9%,居住类上升0.7%。 旅游业取得新的成就。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江南长城景区被评为省十大最具吸引力旅游景区,括苍景区被评为省级旅游区。成功举办2003年中国江南长城节、括苍登山节、羊岩开茶节等旅游节庆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临海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203.6万人次,和上年基本持平,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5.99亿元,增长0.7%;接待海外旅游者3297人次,比上年减少27.5%,旅游创汇192.5万美元,减少23.4%。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增势强劲。2003年全市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达4031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3.6%,其中自营出口31391万美元,增长68.9%。截止2003年底,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147家。在出口企业中,生产企业自营出口14100万美元,增长73.1%;三资企业出口16488万美元,增长60.0%;外贸公司出口804万美元,增长468.9%,形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三资企业和外贸公司齐头并进的多元化的格局。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旅游、工艺品出口21011万美元,占全部出口的比重为66.9%;医药化工出口3447万美元,比重为11.0%;日用品出口2697万美元,比重为8.6%。出口市场呈多元化,在我市对世界各国(地区)出口中,全年对欧洲地区出口11772万美元,对美国出口6978万美元,对香港3687万美元。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30个;项目总投资663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3888万美元,增长26.0%;实际利用外资2512万美元,增长108.1%。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形势良好,对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7.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1.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0.5亿元,增长36.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5.0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9.7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全年新增贷款18.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3.0亿元,增长23.4%;中长期贷款余额35.4亿元,增长26.0%。从新增贷款投向看,主要集中在农业贷款、基本建设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上,三者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为71.6%。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比为70.7%。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2003年全市保险机构保费总收入24055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人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5043万元,增长6.6%,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1179万元,增长6.8%。全年保险机构共支付各类赔款5116万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人民财产保险赔款2953万元,增长13.4%,人寿保险赔款648万元,减少10.5%。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发展加快。2003年,全市列入省级及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省级项目9项。全市获台州市科技成果奖6项。年末全市省高新技术企业达14家,台州市高新技术企业3家,列入省“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5家。全市专利申请数、授权数分别是291项和152项。技术交易市场日益活跃。全年经认定登记的技术成交项目100项,技术交易成交金额1621万元,比上年增长14.8%。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年末全市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558人,比上年末增长1.9%,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3886人,增长10.6%。全市年末拥有农民技术职称人员9100人。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大。2003年全市财政对科技投入达1910万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科技三项经费支出1337万元,增长19.6%。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有普通中学56所,在校生5.53万人;职业高中10所,在校生1.56万人;普通小学186所,在校生7.57万人。义务教育普及得到巩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为99.04%,巩固率为99.81%,初升高比例达到90.01%。全市普通高校上线人数为5539人,比上年增长15.5%,普通高校录取4619人,增长16.4%。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市共有幼儿园95个,在园幼儿数3.21万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283人。师资队伍不断加强,教师学历合格率进一步提高,全市共有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8288人,普通小学、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62%、97.85%和90.01%。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年末全市共有电影放映单位69个,其中电影院、剧院9个,公共馆藏图书35.5万册,市博物馆年末文物藏品8640件。2003年,全市自办广播节目平均日播音时间10:20小时,自办电视节目平均每周播出时间64:30小时。年末全市拥有有线电视用户12.8万户,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98%,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总长度达到6250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