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临海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17 台州市临海市统计局

200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这一目标,认真实施"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三产规模化、城市园林化"发展战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扎实工作,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投资力度,努力促进出口和扩大内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一、综合

2002年,全市国民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平稳发展,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消费品市场持续兴旺,外贸出口高速增长,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金融运行形势良好,市场物价在低位平稳运行,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初步测算,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6.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19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56.23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增加值35.98亿元,增长17.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6:52.4:32.0调整为13.3:52.9:33.8。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649元,比上年增长14.6%。

二、农业

2002年,我市农村经济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3%。种植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粮食种植面积继续大幅调减,效益型经济作物发展势头良好。全市粮食种植面积38817公顷,比上年减少17.1%,粮食总产量19.52万吨,比上年减少18.9%。全市非粮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593公顷,比上年增长70.7%。其中油料、甘蔗、药材、蔬菜、果用瓜、花卉的种植面积分别比上年增长15.3%、34.1%、228.6%、126.5%、6.1%和40.6%,粮食与非粮经济作物比重从上年的82.0:18.0调整为68.8:31.2。

林业生产朝生态公益林、经济林方向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78公顷,其中兴建生态公益林452公顷,封山育林面积9158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600公顷。全市兴建绿色通道62.7公里。

畜牧业生产基本稳定,肉、禽、蛋、奶等主要畜禽产品市场供应充裕。全年出栏生猪25.92万头,增长2.4%。年末生猪存栏25.77万头,比上年减少4.8%,家禽存栏82.2万只,比上年减少1.3%。全年肉类总产量23579吨,比上年减少1.6%,禽蛋产量3288吨,比上年减少7.1%。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水产品总量12.33万吨,比上年增长2.7%。其中海洋捕捞产量9.38万吨,增长2.2%;海水养殖产量1.95万吨,增长6.5%;淡水产品产量1.00万吨,增长0.3%。全市渔业总产值9.59亿元,比上年增长6.0%。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得到加强。水利建设卓有成效,全年完成水利投资7953万元,农田基本建设完成土石方317万立方米,实用人工488万工。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5.26万千瓦,比上年减少2.8%。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2076吨,比上年减少3.5%;农村用电量29034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9.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2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48.57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全市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8.03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01亿元,增长40.3%;集体企业工业总产值1.32亿元,比上年减少3.4%;股份合作制企业工业总产值13.92亿元,增长20.8%;股份制企业工业总产值65.64亿元,增长39.4%;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工业总产值10.98亿元,增长3.8%。全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94.08亿元,产品销售率96.0%,呈产销两旺的良好格局。全市工业用电量4019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3.3%。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02年全市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7.39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实现利税8.32亿元,增长23.7%,其中利润4.32亿元,增长26.9%。列入省考核的11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得分为207.8分。

扶强扶优日见成效,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全市重点骨干企业增势强劲,生产规模不断壮大。全市实力、希望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8.2亿元,对财政贡献度达42.5%。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有16家,比上年增加1家,其中超5亿元的企业有4家,比上年增加2家,吉利集团临海汽车有限公司成为我市首家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全面实施工业园区化战略,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市高新技术产业园规划基本编制完成,沿江、括苍、汛桥、尤溪等一批镇级特色工业园区开始动工建设,国家、省、市、镇四级工业园区格局初具规模。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共投入3.6亿元用于园区水、电、路建设。工业技改投入明显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入11.3亿元,增长42.5%。

建筑业生产相对平稳。2002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7.65亿元,比上年减少6.0%。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7.61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实现利润总额5420万元,增长29.6%。全市建筑施工面积39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9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2002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03亿元,比上年减少7.1%,其中全社会技改投入12.64亿元,增长39.2%。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等单位投资20.77亿元,比上年减少16.9%;城乡集体投资11.64亿元,增长38.5%;城乡居民个人投资1.62亿元,下降49.9%。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28亿元,其中住宅投资4.15亿元。商品房销售势头比较旺盛。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30.5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9%。

重点建设进展顺利。2002年全市新建、续建、改造市政工程项目56项,总投资3.58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南湖大道主车道实现全线通车。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完成BOT招标,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城市防洪工程、体育中心、建设大楼、城市防洪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南湖大酒店、市政广场、台州中学新校区等工程开始启动。

交通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市域一小时经济交通圈已经形成。台缙高速公路临海段工程开工建设,104国道天台至留贤复线工程建成通车,城乡公交网络逐步完善,对外对内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建设和改造了一批电力设施,完成了农村低压电网和市区居民一户一表改造,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五、交通和邮电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