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邳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邳州市统计局 2006年5月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和”徐州率先、苏北领先、江北争先“的奋斗目标,始终高举加快发展大旗,解放思想抓机遇,开拓进取谋发展,全市经济总量再上台阶,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调控目标和”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 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21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48.50亿元,增长25.0%;第三产业增加值39.43亿元,增长15.4%。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30.6:37.0:32.4,调整为29.2:39.1:31.8。 民营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全年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7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占全市GDP的58.4%。 劳动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年末全市城镇集体及以上单位在岗职工52345人,比上年增加616人。全年通过多种途径使2680名下岗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从事社会公益岗位及灵活就业人数达346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总水平小幅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3.5%。分项目看:食品价格上涨8.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2.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2.9%,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5.8%,居住类上涨2.3%。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经济结构调整任务仍较艰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区域竞争压力加大;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明显,部分生产要素紧张,资源约束矛盾突出,环境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依然存在;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倾心关注”三农“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狠抓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实施以”一免三补“为重点的扶农政策措施,全面推行水稻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农业在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取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4.7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69千公顷;棉花面积11.60千公顷,减少4.27千公顷;油料面积5.64千公顷,减少0.41千公顷;蔬菜面积83.15千公顷,增加5.15千公顷。优质、特色种植和养殖农产品比重上升,蔬菜、林果、畜牧业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主要农产品产量因受自然灾害和播种面积调减的影响下降较多,粮食总产量60.65万吨,比上年下降2.2%;棉花产量1.04万吨,下降46.7%;油料产量1.62万吨,下降17.8%。水果产量3.85万吨,增长27.9%;蔬菜产量232.82万吨,增长10.6%。 林牧渔业生产继续增长。全年林牧渔业增加值达23.08亿元,比上年增长8.1%,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3.2%。年内造林面积40869亩,育苗面积10649亩,四旁植树520万株。肉类总产量9.9万吨,增长11.6%;禽蛋产量12.78万吨,增长20.1%;水产品产量3.59万吨,增长5.0%;蚕茧产量0.50万吨,增长51.5%。 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83.1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4.3%。拥有大中型拖拉机898台,增长1.8%;小型拖拉机38202台,增长1.4%;农用运输车15468辆,增长1.8%;农田排灌动力机械14308台,增长6.2%;联合收割机1655台,增长23.0%。全年化肥施用量14.58万吨,下降0.2%;农村用电量59420万千瓦时,增长33.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6.66千公顷,增长0.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9.72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5.97亿元,增长29.3%。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9.2%。全年工业用电量5.1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0.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小麦粉 吨 52828 2.7 配混合饲料 吨 102795 60.9 食用植物油 吨 11565 29.5 纱 吨 17595 32.1 服装 万件 257 157.0 人造板 万立方米 352.52 58.7 其中:胶合板 万立方米 352.52 58.7 合成氨 吨 50951 11.7倍 氮肥(折含氮100%) 吨 31397 8.2倍 水泥 万吨 54.47 -14.9 水泥电杆 根 16387 -29.7 石膏板 万平方米 2123 -28.0 铅 吨 116349 106.4 手工工具 万把 349 15.9 滚动轴承 万套 1695 188.8 变压器 千伏安 383759 153.3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32886 20.1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95.71亿元,比上年增长56.1%;实现利税5.93亿元,增长71.1%,其中利润2.51亿元,增长107.1%。亏损企业14家,亏损面为7.5%,亏损额1589万元。 建筑业生产较快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78亿元,比上年增长48.6%。市建工局系统全年承接施工项目154个,其中实行招投标的工程146个。全年完成施工产值5.73亿元,实现利润0.47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00.09亿元,比上年增长9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投资52.8亿元,增长120.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5.49亿元,增长217.4%;房地产投资3.08亿元,增长18.9%;城镇投资33.18亿元,增长122.7%;农村投资28.13亿元,增长33.2%。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生产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1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全社会货运量2201万吨,比上年增长11.7%;货运周转量389636万吨公里,增长12.0%。港口吞吐量597万吨,比上年增长7.8%。 邮电通信业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756万元,比上年增长18.2%;邮电业务收入26688万元,下降0.7%。年末局用交换机容量31.8万门。年末本地电话用户35.31万户,比上年增长20.4%;移动电话用户18.23万户,增长11.4%。国际互联网用户9180户。 六、国内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