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新沂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13 徐州市新沂市统计局

“走出去”步伐加快,境外投资较快增长。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 亿美元,增长 %;完成营业额 亿美元,增长 %;期末在外人数 万人,下降 %。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 个,下降  %,中方协议投资 亿美元,增长 %。

六、交通、邮电业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货物运输量分别比上年增长 %和 %,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增长%和 %。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 亿吨,增长  %,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 亿吨,增长  %。港口货物吞吐量中,集装箱吞吐量达 万标箱,增长  %。年末全市公路里程 万公里,新增 公里;铁路营业里程  公里,铁路正线延展长度 公里。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  万辆,净增 万辆,分别增长 %、下降 %。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 万辆,净增 万辆,分别增长 %、下降 %。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 万辆,净增 万辆,分别增长 %、 %。

邮电通信业较快增长。全年邮电业务总量 亿元,比上年增长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亿元,电信业务总量 亿元,分别增长 %和 %。邮电业务收入 亿元,比上年增长   %。其中邮政业务收入 亿元,电信业务收入 亿元,增长  %和 %。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 万户,减少 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 万户,乡村电话用户 万户。住宅电话用户 万户,减少 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 万户,净增 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部/百人,比上年增加 部/百人。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   万公里,新增 万公里。年末互联网用户万户,新增 万户。

旅游业稳定发展。全年国内旅游人数2612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6 %;国内旅游收入2933.2亿元,增长16.9%。全年境外入境旅游人数54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2%。其中外国人396.1万人次,增长7.3 %;港澳台同胞148.2万人次,增长3.4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8.8亿美元,增长11.9 %。旅行社组织公民自费出境旅游35.6万人次,增长7.3%。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再上新水平。同口径财政总收入达到7109.7亿元(不含海关代征两税和关税等),比上年增长27.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31.4亿元,增收493.7亿元,增长22.1%;基金收入1315.3亿元,增长61.8%。税务部门征收的税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分别完成1641.2亿元和988.8亿元,增长20.4%和23.9%。

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优化。一般预算支出3201.6亿元,增支647.9亿元,可比增长20.3%;基金预算支出1289.9亿元,增支546.4亿元,增长73.5%。全年教育支出583.9亿元,增长27.9%;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10.6亿元,增长16.5%;公共安全支出251.5亿元,增长19.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1.7亿元,增长17.3%。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287.8亿元,科学技术支出88.2亿元,环境保护支出91.9亿元,分别增长55.2%、28.4%和102.6%。

金融运行总体较为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6567.5亿元,同比多增1976.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增加3706.3亿元,同比多增2872.8亿元;企业存款增加1368.4亿元,同比少增1200.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4311.2亿元,同比多增704.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422.8亿元,同比少增340.3亿元。

保险事业发展稳步。全年保费收入775.4亿元,比上年增长34.5%。其中,财产险收入181.1亿元,寿险收入528.2亿元,分别增长15.3%、40.6%,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66.1亿元,增长50.5%。赔付额267.0亿元,比上年增长42.4%。其中财产险赔付121.0亿元,增长40.9%;寿险赔付129.5亿元,增长45.3%;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16.5亿元,增长32.4%。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产出大幅度提升。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0.6%。全年申请专利128002件,比上年增长43.9%。其中发明专利22601件;授权专利44595件,增长40.4%,其中发明专利3508件,增长58.0%。企业成为专利申请主体,全市企业共申请专利59718项,占专利总数的46.7%。全市有47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其中自然科学奖2项、发明奖6项、科技进步奖39项;180项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41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额94.0亿元,比上年增长20.5%。

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402亿元,比上年增长25.2%。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型光电显示产业产值2613亿元,新能源产业产值889亿元,新医药产业产值812亿元,新型环保装备产业产值414亿元。组织实施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109项,项目总投入96.4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4452家,其中当年按国家新标准认定1368家。当年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产品252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247项,自主创新产品77项。已建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59个,其中当年新建5个。全市国家和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8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2.4%。

科技投入继续快速增长。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突破千亿元,达10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0%,研究与发展(R&D)活动经费54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8%。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6.5万人,其中研究与发展(R&D)人员17.4万人。全市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89人。各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4050个,其中政府部门属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147个,高等院校属科研机构332个,工业企业办科研机构3396个。已建国家和市级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重大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541个,比上年增加233个,经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7个。

质量检验工作得到提升。全市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77个,国家检测中心23个;监督抽查产品210种,比上年上升2.4%。共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4个,完成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企业6239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85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678.8万台件,增长12.0%;制定、修订地方标准316项。

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市共有普通高校120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4.61万人,在校生167.74万人,毕业生40.69万人。研究生教育招生3.50万人,在校研究生10.47万人,毕业生2.6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8%。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13.53万人(不含技工学校)。小学在校生巩固率达到 100%,初中在校生巩固率达到 98.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6%。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特殊教育招生0.48万人,在校生3.01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77.64万人。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行,各类学校生均财政经费拨款标准得到提高,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和农村合格幼儿园建设工程启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