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垦利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10 东营市垦利县统计局

外经外贸实现新突破。实际利用外资1353万美元,增长99.0%;实现进出口总值15273万美元,增长90.0%。其中,出口10489万美元、增长37.2%,进口4784万美元、增长238.8%。

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增长迅速。全年完成境内财政总收入91925万元,比上年增长44.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078万元,增长36.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5578万元,增长34.9%。

金融机构运行稳健。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51232万元,比年初增加122503万元,其中储蓄存款462300万元、增加59441万元;各项贷款余额690272万元,增加150053万元。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9875万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215万元,增长1.7%;人寿险保费收入6660万元,增长2.0%。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549万元,比上年增长42.2%。其中,财产险赔款2117万元,增长3.6%;人寿险赔款及给付1432万元,增长216.1%。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251人,其中高级395人,中级1934人,初级5172人。

全年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事业费1416万元。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2项,有15项科技成果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组织申报专利技术218项。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有普通中学9所,招生3894人,在校生12772人,专任教师2402人;职业中学1所,招生1242人,在校生2931人,专任教师169人;小学32所,招生2088人,在校生14182人,专任教师81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57所,在园幼儿6021人,教职工191人。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垦利黄河口文化旅游节。全县新增农村文化大院21个,达到261个,同时开展了以农村为重点的电影科教活动,全年共放映215场。自主创办的《红柳》杂志已出版12期,共印刷发行18000多册。现有公共图书馆1个,新购图书3000册,藏书量达到8万册。

广播电视事业有新进展。广播电台平均日播音18小时,电视台平均周播出119小时,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年末有线电视用户26130户。

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卫生事业机构13个,床位506张,卫生技术人员793人,其中执业医师325人,执业助理医师169人,注册护士247人。农村卫生室214个,乡村医生227人。有333个行政村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

竞技体育取得历史性突破。我县籍运动员李燕在多哈亚运会25公里自行车计时赛中勇夺金牌,残疾人运动员王秀杰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中荣获两枚金牌。

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年出生人口1656人、出生率7.68‰,死亡人口1421人、死亡率6.59‰、人口自然增长率1.09‰,年末总人口21569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027人,60岁以上人口36014人。

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6元,比上年增长21.6%;人均消费性支出7989元,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3.9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7.4平方米。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01元,比上年增长12.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35元,增长23.3%。职工工资水平继续提高。年末在岗职工人数22522人,比上年增长11.6%;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0538元,增长21.8%。价格总水平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101.6%,比上年上涨1.6%;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101.1%,上涨1.1%。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全县各项社会保险总收入10258万元,比上年增加3304万元,各项保险费征缴率均达到95%以上;全县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388人、21009人、10964人、7202人、5735人;继续巩固“两个确保”,为935名企业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050万元,为324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101万元。全县有1515名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纳入率达到100%。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809人,征缴养老保险费4667万元,全年为1515名离退休人员、582名遗属支付养老金4042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3万人,征缴保险费40万元。就业和再就业局势继续保持稳定。全年实现就业再就业2817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312人,其中“4050”人员271人。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61%。全县有福利院、敬老院7所,床位数711张,收养人数649人。6763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其中城镇716人,农村6047人。全年福利事业接受社会捐赠138万元。

注:1、公报所列数据除全县生产总值为初步统计数据外,其它均为年报数据。

2、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