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东营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东营区统计局 (2009年4月) 2008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各种突发事件的考验,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争当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排头兵”活动为动力,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同心同德,顽强拼搏,国民经济保持了健康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0.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6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92.4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78.09亿元,增长2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7%、59%、39.3%。三次产业的比例由去年的6.1︰53.6︰40.3调整为今年的5.4︰51.3︰43.3,三产比重提高了3个百分点。 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稳定发展。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88560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农业总产值71720万元,比上年增长13%;林业总产值1824万元,比上年增长43.6%;牧业总产值63491万元,比上年增长13%;渔业总产值38296万元,比上年增长13%;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3229万元,比上年增长9.8%。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0.3万亩,比上年增加1.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2万亩,比上年增长21.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5.1万亩,比上年降低6.1%,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由上年的32︰68调整为今年的37.8︰62.2。粮食播种面积中,夏粮播种面积6.6万亩,比上年增长26%;秋粮播种面积8.6万亩,比上年增长18.1%。全年粮食总产量64992吨,比上年增长23.2%,单产427.1公斤/亩,比上年增加6.4公斤/亩。其中,夏收粮食总产量28205吨,比上年增长27.5%;秋收粮食总产量36787吨,比上年增长20.1%。全年棉花播种面积16.3万亩,比上年减少3.6%,全年棉花总产量12927吨,比上年增长2.2%。全年油料作物播种面积 2010亩,比上年减少7.6%;总产量565吨,比上年下降6.9%。蔬菜(含采用瓜)播种面积80325亩,比上年减少11.1%;总产量376460吨,比上年下降5%。瓜类(果用瓜)播种面积5460亩,比上年减少0.8%;产量20844吨,比上年增长9.1%。 林业建设扎实推进。全年新增造林面积10710亩,其中,经济林945亩,防护林9765亩。育苗总面积17265亩,本年新增7740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9.05%,比上年提高0.54个百分点。 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43365.4吨,比上年增长15.6%。其中,猪肉产量17656.6吨,比上年增长9.9%;牛肉产量5497.8吨,比上年下降8.6%;羊肉产量5605.7吨,比上年增长18.7%。禽蛋产量19083.9吨,比上年增长16.3%。奶类产量10414吨,比上年增长32.5%。大牲畜年末存栏36306头,比上年增长6.9%。猪年末存栏66600头,比上年增长10.5%;羊年末存栏187282头,比上年增长2.1%。 渔业生产发展平稳。全区水产品总产量54926吨,比上年增长2.3%。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2676吨,比上年增长23%,淡水产品产量12250吨,比上年下降35.6%。 农业机械化装备及服务能力提高。年末机械总值14704.06万元,比上年增长8.7%。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69704千瓦,比上年增长3.6%,排灌机械动力29230千瓦,比上年增长2.8%。全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31.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36.3%;机播面积30.06千公顷,比上年增长64.7%;机收面积8.0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35.3%;机电灌溉面积16.35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9%。 工 业 工业生产增速放缓。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44.05亿元,比上年增长32.8%,回落了16.8个百分点;非公有制工业总产值172.41亿元,比上年增长40.8%,下降了25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93.77亿元,比上年增长26.6%,降低了13.6个百分点。 工业效益状况较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7.94亿元,比上年增长43.6%;实现利税总额36.02亿元,比上年增长37%;实现利润总额24.45亿元,比上年增长38.3%。产品销售率95.54%,成本费用利润率8.20%,全员劳动生产率517797元/人,比上年增长62.38%;资本保值增值率157.15%,总资产贡献率26.32%,资产负债率52.45%,流动资金周转次数5.25次。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全区31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03.86亿元,比上年增长60.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0.19%,比上年提高1.97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6.3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增幅回落11.2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投资12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7%;农村投资33.44亿元,增长44.1%。从三次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4.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6.7亿元,比上年降低27.6%,其中完成工业投资61.2亿元,比上年降低29.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9.1亿元,比上年增长55.4%。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投资结构由上年的0.65︰63.99︰35.36调整为今年的6.7︰42.68︰50.62。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在43家三级及以上(新资质)建筑企业中,有施工任务的43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1亿元,比上年增长6%。全区建筑业共实现增加值5.6亿元,比上年增长5.5%。 房地产业开发增长较快。房屋施工面积1138851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6.2%,竣工面积431661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40.7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119.6%。房地产开发投资20.08亿元,比上年增长83%。从商品房建设用途看,住宅投资16.08亿元,增长78.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09亿元,增长232.6%;办公楼投资210万元,下降73.4%;其他投资8793万元,下降9.1%。 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2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4.6亿元,比上年增长20.9%;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08.4亿元,比上年增长24.1%;住宿业实现零售额2.8亿元,比上年增长20.4%;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7.5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其它行业实现零售额2.8亿元,比上年增长5.9%。按经济成份看,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27.7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25.6亿元,比上年增长23.4%;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2亿元,比上年增长22.2%。非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118.5亿元,比上年增长23.5%。 外经外贸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404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6.2%,增幅较上年提高了21.4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985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2.8%,增幅较上年提升了22.5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4820万美元,比上年降低25%,增幅较上年下降123个百分点,回落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