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东营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东营区统计局 2005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着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为“十一五”规划开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初步统计核算,全年实现全区生产总值(GDP)84.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8亿元,增长9.6%;第二产业增加值44.37亿元,增长52.8%;第三产业增加值33.12亿元,增长16.1%。三次产业的比例由上年的9.7:43.6:46.7调整为今年的7.9:52.7:39.4。 一、 农业 2005年,全区上下以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农村工作的重心,以全力推进农村小康社会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各行业健康发展,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129502万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农业总产值53221万元,比上年增长11.5 %;林业总产值480万元,比上年减少29.7 %;牧业总产值39776万元,比上年增长18.8%;渔业总产值28909万元,比上年增长 15.4%。 种植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优化。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5.7万亩,比上年增长28.4%。其中,夏粮播种面积7.25万亩,比上年增长42.76%;秋粮播种面积8.45万亩,比上年增长18.2%。全年粮食总产量61112吨,比上年增长32.5 %。其中,夏粮产量28932 吨,比上年增长43.5%,秋粮产量32180吨,比上年增长23.9 %。棉花播种面积15.88万亩,比上年减少2.4 %。棉花总产量13813吨,比上年减少1%,单产87公斤/亩(皮棉)。蔬菜播种面积8.2万亩,比上年增长6 %。蔬菜总产量33.74万吨,比上年增长8.6 %。油料总产量480吨,比上年减少14 %。水果总产量4991吨,比上年增长44.3 %。 林业生产成效显著。当年造林面积7110亩,其中经济林面积990亩,防护林面积6120亩,育苗面积900亩。林木覆盖率达 16.5%。 畜牧业生产全面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全区畜牧业通过加快园区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等措施,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强化了畜牧业在农业生产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大牲畜年末存栏4.3万头,与上年持平。猪存栏7.04万头,比上年增长0.2%。羊存栏21.39万只,比上年增长1%。家禽存养187.5万只,比上年增长3.9%。肉类总产量4.01万吨,比上年增长23%。禽蛋产量16868吨,比上年增长21%。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达到5.68万吨,比上年减少2.9%,其中海水产品产量3.6万吨,比上年减少4.3%,淡水产品产量2.08万吨,比上年增长6.1%。 农村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继续改善。全年农村用电量2560万千瓦时,化肥施用量(折纯)12342吨,农膜施用量768吨。年末耕地面积28.1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5.27万亩。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25.03万千瓦,增长3.2%。通过实施乡镇集中供水、“一池三改”、“四进两网”等工程,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通公交车、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二、 工业 2005年,全区在“工业强区”战略决策指引下,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顺应宏观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以工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培育六大支柱产业,工业经济高速增长,工业生产规模大幅跃升,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工业生产保持强劲增势。全区限额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2家,比上年增加10家,工业企业全年实现总产值103.8亿元,比上年增长72%,实现增加值31.2亿元,比上年增长71%。工业产销衔接良好,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7.57%,比上年提高0.72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8%;实现利润7.12亿元,增长95.5%;实现利税10.5亿元,增长93.6%。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05761元/人, 同比增加 76707 元/人,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68%。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全年原油加工量37万吨,增长12.7%;汽油9.8万吨,增长26.1%;柴油22.3万吨,增长86.6%;烧碱4.22万吨,增长6.7%;盐酸1.2万吨,增长8%。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7.8亿元,比上年增长66.2%。其中,城镇完成投资92.8亿元,增长66.2%;农村完成投资17.9亿元,增长112.6%;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增长83.8%。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新区一期职工住宅、辛镇村民一期住宅已经入住,区直机关完成整体搬迁,住宅区、办公区实现规范化物业管理。东营胜利工业园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园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2亿元,入园企业达72家。中国石油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步伐加快,园区总孵化面积8.9万平方米,已成为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21所高校的教学实验和项目转化基地。东营商贸园总建筑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一期综合功能区全面启用,二期五金建材专业市场投入运营,三期工程前期工作顺利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区村居改造,全区18个城中村已有12个启动了改造工程,累计完成拆迁面积24.8万平方米,开工建筑面积62.8万平方米。商河路商业步行街改造建设工程顺利进行,累计开工建筑面积1 6万平方米,完成总工程量的70%。 房地产市场趋于平稳。施工房屋面积16.1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7.5%,其中住宅11.9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8.5%。商品房屋销售建筑面积7.2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7.5%。 建筑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区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35亿元,比上年增长55.8%;竣工产值12.35亿元,比上年增长82.7%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6.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2.7%;本年新开工面积65.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5.6%。 四、 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33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6.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9.56亿元,增长17.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01亿元,增长13.3%。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实现零售额10.98亿元,增长10.1%;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27.5亿元,增长15.3%;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7.7亿元,增长25.7%;其他经济实现零售额14.07亿元,增长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