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固定资产投资 有效投入持续扩大,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1.35亿元,增长29.81%,其中工业投入183.13亿元,增长21.27%,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65.1%。投资结构日趋优化,产业集聚明显,资金投向集中,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化工共完成投资154.4亿元,增长21.9%,占工业投入比重达84.3%;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80.9亿元,增长101.77%,增速快于工业投入80.5个百分点,占工业投入的比重达44%,比重比上年提高17.4个百分点。非国有投资活跃,全区非国有投资完成257.65亿元,增长33.48%,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91.6%,比重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民营投资完成151.96亿元,增长7.53%,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54%;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完成投资105.69亿元,增长104.4%,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37.6%。房地产开发高位运行,累计完成投资73.3亿元,增长60.97%,增速高于全社会投资31.2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26%,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全区商品房施工面积479.5万平方米,增长13.9%;竣工面积137.5万平方米,增长31%。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全区85项重点项目,全年共完成投资139.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9.6%,其中天合光能、日本电装等工业项目共完成投资97.28亿元,占全区工业投资的53.12%;龙城钢材市场、龙城旅游休闲区等服务业项目共完成投资35.3亿元,占全区服务业投资的36.3%。日本电装、现代液压机器、高博能源一期等17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豪爵铃木、黄海汽车等64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进程明显加快。 六、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全面突破,对外贸易逆势走强。全年共引进外商投资企业56家,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外资10.59亿美元,增长44%;注册外资实际到帐7.5亿美元,增长40.14%。新批工商登记注册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0个,其中制造业项目4个,引进了盖茨液压、创大光伏、中简科技等一批内外资大项目。“以外引外”有新成效,60家外资企业增资扩股6.69亿美元,占全区协议注册外资的65.6%;实际到帐3.57亿美元,占全区实际到帐外资的47.6%;天合光能、九龙仓置业、世茂房产和华润包装增资均超过4000万美元,天合光能再次增资扩股后,总投资达9.86亿美元,填补了全区总投资超5亿美元外资制造业大项目的空白。外资结构优化升级,引进了盖茨液压、瑞声光电、特雷克斯机械等先进制造业项目34个,工商登记注册外资6.93亿美元,占全区工商登记注册外资的65.5%;引进了奥博新天信息技术等服务业项目25个,工商登记注册外资3.13亿美元,占全区工商登记注册外资的29.6%。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67.01亿美元,增长42.05%,其中自营出口42.18亿美元,增长47.67%,增幅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累计已达733家,比上年增加15家,其中出口超亿美元的企业3家,超5000万美元企业13家,超1000万美元企业78家。三资企业出口额达29.55亿美元,增长54.31%,增幅比上年提高17.4个百分点,占全区出口总额的70.1%;自营生产企业出口7.12亿美元,增长63.38%,占全区出口总额的16.9%;外贸公司出口5.49亿美元,增长8.87%,占全区出口总额的13%。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加快,机电、音像类产品出口21.86亿美元,增长73.61%,占全区出口总额的51.83%。出口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欧盟、美国、日本、东盟和俄罗斯五大主销市场累计出口29.6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0.29%。 七、工业园区建设 园区布局基本成形,贡献份额不断提升。园区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各专题园区进一步整合,园区道路、管网、供电等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力推进沿江片区、电子园等地块拆迁工作,形成了近万亩成熟项目用地,为承载大项目、集聚大产业搭建了良好平台。工业园区经济发展迅猛,园区办、新北工业园、出口加工区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03.57亿元,增长64.2%,占全区工业总量的17.3%,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正逐步成为全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载体。其中园区办完成工业总产值78.71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3.82亿元、实现利税9.29亿元,分别增长81.32%、74.47%和141.3%;新北工业园完成工业总产值120.5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0亿元,分别增长50.25%和50%;出口加工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36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36亿元、实现利税0.47亿元。园区产业特色日渐鲜明,专题园区产业导向愈加明确,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错位发展的态势和集聚效应已经初步形成。有效投入力度加大,园区办、新北工业园、出口加工区共完成工业投入83.23亿元,其中园区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57亿元,增长144.03%;新北工业园完成投资30.43亿元,增长48.02%;出口加工区完成投资9.23亿元。园区重点项目推进有力,有则科技太阳能硅晶片、硅棒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天晟复合材料项目已竣工投产,天合光能、新日化学等项目正加快建设,重大项目的建成投产为园区发展增添了后劲。招商引资积极有效,园区办、新北工业园、出口加工区实际利用外资3.12亿美元,占全区实际利用外资的41.6%,累计已有112家企业先后入园,其中包括豪爵铃木、天合光能、瓦卢瑞克、华润包装材料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 八、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乡面貌快速提升,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全区以科学规划、集约建设、精细管理为抓手,不断提升城乡环境面貌。基础设施配套日益完善,完成了庐山路、信息大道、河海西路、玉龙路等一批市政工程建设;实施了核心区内“三纵三横”景观整治、楼宇亮化工程、“十大绿化工程”建设,完成了“一路三河”绿化工程、通江大道等道路绿化提升工程等,全年新增绿地1087公顷。公用事业建设成效显著,建成电子园泵站、罗溪泵站等一批配套设施,完善污水、给水、燃气等专业管线114公里,启动6个集镇集中区污水管网建设;录安洲联检大楼建成投运,港区一期工程码头对外开放,城北粮库投入使用。数字化城市管理扎实推进,制定了数字化考核体系、制度和考评细则,构建了独立的城市管理信息平台,逐步建立了反应快速、处置及时的城市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开展了“整治村庄环境、共建小康家园”行动,完成“三清一绿”村43个,建成小康家园示范村1个、“五化三有”达标村11个,积极推进罗溪镇、新桥镇创建国家优美乡镇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加大,建立了环保长效管理机制和“环保在行动”点评考核制度,全年共完成环评审批964个、核准试生产133个、竣工验收140个,退批、劝退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25个,进行现场监察3075次;实施减排工程40项,关闭化工生产企业45家,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任务三年目标两年完成。取缔或关停非法清洗废桶、废塑料及纸浆回收加工小作坊92个,积极推进20家单位清洁生产审核。水环境整治稳步推进,推进江边化工区环境综合整治和龙虎塘等地重点污染企业搬迁,开展藻江河等重点河道整治,组织实施“太湖治水、城区清水和净化空气”三大战役,三个小康水质断面稳定达标,柴支浜等河道清水工程全面通过市验收,区域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