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诸暨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9 绍兴市诸暨市统计局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82亿元,比上年增长38.5%。其中,国有等单位完成投资13.96亿元,增长19.9%。在国有等单位投资完成额中,基本建设投资7.40亿元,增长134.4%;更新改造投资0.44亿元,下降81.0%;房地产开发投资5.91亿元,增长1.0%;其他投资0.21亿元,下降40.1%。完成农村投资52.12亿元,增长48.3%。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完成了杭金衢高速公路、城市广场、污水处理厂、上庄路钢桥接线、浦阳江西施殿到范蠡路标准堤、应店街110千伏变电所、世纪大道高速公路至跨湖桥、会展中心、博物馆二期工程,枫桥至赵家公路二级加宽、二环线一期赵四至高湖路交叉口完成了主体工程,党校迁建、石壁水库二期工程、十二都至店口公路、王家井500千伏变电所等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房地产业持续升温。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09.5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92.06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48.8%和46.9%。商品房销售面积66.4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62.97万平方米,分别增长92.6%和105.1%。年末空置面积18.88万平方米,比年初增长269.5%。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分地区看,市区消费品零售额27.47亿元,增长13.5%;市区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5.25亿元,增长13.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8.52亿元,增长15.0%;餐饮业零售额3.49亿元,增长14.8%;其他各种行业零售额10.71亿元,增长8.7%。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个私经济零售额为34.02亿元,增长9.8%,所占比重达64.5%。

商品市场成交活跃。年末全市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82个,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7个,超10亿元的市场4个。全年城乡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154.36亿元,比上年增长8.7%。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据海关统计,2002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3693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出口额31461万美元,增长35.8%;进口额5473万美元,下降18.5%。商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23个。出口额列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美国5337万美元、贝宁4612万美元、香港3553万美元,日本2002万美元,尼日利亚1847万美元。

对外招商力度加大,利用外资成倍增加。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协议金额135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9倍;实际利用外资4031万美元,增长3.2倍。全年新批三资企业118家,比上年增加94家。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继续保持增长。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183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5%;新签合同金额761万美元,增长214.5%;外派劳务合作人员544人次。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列为省重点工程的杭金衢高速公路诸暨段已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结束了诸暨无高等级公路的历史;十二都至店口公路改建工程,已完成工程施工的设计编制,目前着手进行土地征用、三线移位等有关工作;枫谷线枫桥至赵家段改建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80%。全年新建县乡公路54.35公里,路面改造79.84公里。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948公里。完成货物周转量(不包括铁路)7640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公路62420万吨公里,增长10.4%;水运13985万吨公里,增长13.2%。全年旅客周转量95485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2%。

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00价)6.05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净增本地固定电话用户3.23万户,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9.5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2.5%;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20.6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0.2%。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43.0部/百人提高到47.0部/百人。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通过整顿规范旅游市场,改善旅游软环境,扩大了诸暨的知名度,浣江——五泄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四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西施故里旅游区被省旅游局认定为省级旅游区。旅游促销力度进一步加大,客源结构渐趋合理。据市旅游局统计,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153.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国内旅游人数151.51万人次,增长15.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3.3亿元,增长15.7%,旅游外汇收入413万美元,增长31.2%。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状况良好。金融部门继续强化风险防范,不断调整信贷结构,扩大贷款规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2.3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2.83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1.1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86亿元;企业存款余额42.7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5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8.3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7.65亿元。在新增贷款中,短期贷款增加19.0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93亿元。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0004万元,比上年增长99.9%。在保费收入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547万元,增长44.3%,人身险保费收入30457万元,增长127.3%。全年国内财产险赔款金额5373万元,增长65.5%;人身险给(赔)付金额3609万元,增长122.8%。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取得较大进展。年末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885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460人,中级职称人员5023人。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259项,其中,当年新上198项。国家级37项,新上25项,省级100项,新上66项,绍兴市级30项,新上15项。经省级以上科技部门批准鉴定验收的科技成果51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6项;经绍兴市科技局评审验收的科技成果12项,获绍兴市科技进步奖24项。审批成立各类科研所18家。全年受理专利申请257项,授权批准专利139项。经认定登记技术合同79项,合同成交额3022万元,比上年增长37.9%。高新技术发展迅速。新认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高新技术产品13只,年末已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6家。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有普通中学47所,在校学生72971人,初中入学率达99.1%,比上年提高0.07个百分点;初中学生巩固率99.9%,提高0.2个百分点;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为90.8%,提高1.8个百分点。小学在校学生81847人,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99.9%,提高0.06个百分点。全年向各类普通高校输送新生5176名。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市拥有剧院和影剧院8个,文化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和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各1个,镇乡文化站28个,全年放映电影1727场次,观众10万人次;市越剧团全年共演出120场次;《诸暨日报》日发行达3.05万份;全市1301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有线电视光缆联网,有线电视用户当年新增0.6万户,累计达到24.6万户;新发展调频广播村893个,全市农村调频广播通响率达90%;全市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