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永嘉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商品交易市场保持稳定。2003年末,全县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38个,其中超亿元市场2个。实现成交额24.76亿元,比上年微有增长,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额22.30亿元,增长2.1%;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2.46亿元,下降11.2%。 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 101.0 %,上升了 1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指数为 99.1 %;下降了0.9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和对外合作持续发展。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4892万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418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2.7%。2003年,全县新增自营出口企业36家,累计达97家,自营出口额282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4.2%。利用外资快速增长,2003年,新签外资协议项目12个,协议项目金额174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21万美元,同比增长64.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事业稳定发展,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年县内交通基础设施资金总投入9900万元,比上年增长26.1%。完成县乡公路路基改造45公里、路面改造约30公里,农村简易公路改造总开工约230多公里,已完成路基、路面改造约100公里。全年完成货运量675万吨,比上年增长48.0%;货物周转量18103 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19.8%;完成客运量1440万人,下降7.3%;旅客周转量51725万人公里 ,下降31.9 %;港口货物吞吐量31.5 万吨,比上年增长69.2%。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7617万元,同比增长8.4%。全县累计交换机容量达31.29万门,比上年增加3.91万户,全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2.1万户。年末,共有电话用户19.24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达14.59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0.79万户)、小灵通4.6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25.80万户,互联网用户43448户,各类数据通信端口23032个。全县固定电话普及率已超过50部/百户。 旅游业有所下降。由于受“非典”的影响,楠溪江风景区的游客减少比较明显,全年接待游客人数51.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5.8 %,其中海外游客1600人次,比上年下降56.8 %,创旅游综合经济效益3.1亿元。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3年,全县财政在经济稳定发展的支持下,收入快速增加。全年财政总收入86578万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3820万元,增长25.5%。全年地方财政支出55519万元,增长12.0%,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18348万元,增长13.2%,科技支出797万元,增长12.3%,支农支出4402万元,增长10.1%。 金融机构信贷力度继续加大。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7.58亿元,比年初增加15.45亿元,增长21.2%,其中银行存款余额增加13.98亿元,增长23.9%;各项贷款余额60.82亿元,比上年增加17.29亿元,增长38.0%,其中国家银行贷款余额增加15.51亿元,增长46.3%。在新增存款余额中,企业存款余额增加4.56亿元;在新增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余额增加8.85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增加7.38亿元,分别是上年增加额的2.3和1.5倍。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3.63亿元,比年初增加8.96亿元,增长19.9%,全县户均存款额已超2万元。金融机构现金净投放量增加。2003年,全县金融机构现金收入521.15亿元,现金支出538.94亿元,投放量为17.79亿元,比上年增加0.76亿元,增长4.5%。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12287万元,比上年增长6.3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411万元,增长5.9%,人寿险保费收入6876万元,增长6.6%。已决赔款支出3942万元,比上年增长35.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县继续围绕“科技兴县”战略,着力完善科技发展环境,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了全县科技事业的新发展。2003年末,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949人,比上年净增加1575人,其中高级职称270人,中级职称5289人,分别比上年增加41人和458人。当年引进人才1212人,其中高中级职称76人,大、中专毕业生1052人。全年共实施技改项目101项,共有5家企业的新技术被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省级火炬计划项目1家,4家企业的新技术申报国家创新基金项目,有13家企业科技项目被列入省科技计划项目,共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市级9家。 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教师队伍不断壮大。2003年,全县拥有各类普通中学72所,在校学生57080人,比上年增加7339人,初中入学率为99.16%,;高中入学率为69.01%,提高5.4个百点。各类小学265所,在校学生6598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0%。幼儿园220所,在园幼儿19209人,比上年增加1925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238人,比上年减少46人。教师队伍不断充实调整。2003年末,全县拥有中学专任教师2953人,比上年增加329人,小学专任教师2845人,减少41人,幼儿园教职工1352人,增加133人,专任教师969人,全县小学、初中、高中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师数分别为4.3、5.3、5.1人。教育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办学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县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18348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年内新增校舍总面积26684平方米,学校藏书163.87万册,中小学配备计算机5487台,比上年增加1198台。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较快发展。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国内演出场次126场,观众人次126千人次,文化馆1个,文化站38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106千册,总流通人次175千人次。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0.3%。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4.0%。全县有线电视用户6.90万户,入户率由上年的24.2%上升到27.1%。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保健继续加强。全县财政卫生经费支出4230万元,比上年增长27.1%;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80家,实有床位837张,卫生技术人员1488人,农村卫生室169个,各类诊所39个,卫生社区服务室19个,私立门诊部14个,共有医生668人,全县每万人拥有医生数为7.5人。全县乙肝疫苗和“四苗”接种率达98%以上,孕产妇建卡率为97.1%,0-6岁儿童建卡率为94.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2.3‰,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为61.2%。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3年,全年开展群众性各类健身活动20次,参加人数5000多人;全县中、小学生达标人数95152人,达标率达到97.2%。共有156名运动员参加市级以上13个项目的比赛,共获得金牌32枚、银牌30枚、铜牌27枚,其中举重喜获27公斤级亚洲青年男子世界锦标赛三项冠军,拳击荣获全国青年锦标赛91公斤级冠军,有20人次破11项青少年儿童田径记录,44人获得田径三级运动员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