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洞头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 消费市场稳中趋旺。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居民消费形式多样化,旅游、餐饮、信息和文化娱乐成为新一轮消费亮点。全县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47711万元,比上年增长43.4%,其中华电能源公司销售额216480万元,增长50.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233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增幅提高3.4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22883万元,增长16.6%,餐饮业2755万元,增长17.8%。全县集市贸易成交额11151万元。 外贸出口稳步回升。受医药、化工、水产品出口转好的拉动,我县出口贸易逐季上扬。全县实现外贸出口供货值20842万元,比上年增长10.5%,比1997年增长76.3%,年均递增12.1%;其中:医药、化工、水产品、机电产品出口分别增长47.4%、47.4%、23.3%和23.0%。全年自营出口1794万美元,增长6.8%。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积极开展外经贸工作,全年新增进出口经营权企业4家,新创办合资企业3家,总投资175万美元,合同外资7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3万美元。 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按照启动大旅游的要求,继续加快完善旅游设施建设和推进旅游品牌建设,不断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以“2002年中国民间艺术游”为契机,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加大旅游开放度,海岛旅游持续升温。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7%;社会旅游总收入11205万元,增长36.6%。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电力 交通运输业发展势头良好。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海岛交通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有力推进了我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据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公路、水运设施建设投资4850万元,新建水泥路5.3公里;全年完成货运量391万吨,比上年增长11.7%,货物周转量84675万吨公里(不包括小门岛石化基地),下降3.7%;完成客运量53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7894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8.5%和22.5%。全县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208万吨,其中小门岛石化基地吞吐量189万吨,分别增长49.6%和56.2%。全县投入营运的机动车辆428辆,其中:客车137辆,货车291辆,分别增长37.0 %和14.1 %。拥有运输船只218艘,其中:客船21艘,客座2181座,分别下降4.5%和4.1%;货船197艘,增长9.4%,吨位42233吨,下降22.8%。 通讯条件不断改善。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359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增幅提高了9个百分点。年末城乡电话容量57032门,其中市话26696门,农话30336门;城乡电话用户22841户,增长9.0%,其中市话8695户,农话14146户,分别增长2.4%和13.6%,在城乡电话用户中,小灵通用户4982户,增长488.2%;拥有固定电话(包括小灵通)48660部,增长19.7%,其中市话19977部,农话28683部。全县拥有移动电话用户23110户,增长74.7%;拥有基础数据通讯用户64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3621户,分别增长113.3%和7.1%,其中宽带网用户553户,增长421.7%。 供电能力大为提高。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供电质量明显提高,用电总量大幅上升。全县年用电量达5841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工业用电量1793万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276万千瓦时,分别增长8.6%和31.8%。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情况良好。认真执行国家财政政策,积极拓宽税源,加强税源监控,严格控制财政支出,促进财政持续稳步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12582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0.8%;比上年增长14.7%,比1997年增长121.6%,年均递增17.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853万元,增长16.7%,年均递增15.9%。全年财政支出18685万元,增长8.5%。 金融形势保持稳定。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引导信贷有效投入。年末全县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79234万元,比年初增加18081万元,增长29.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0691元,增长24.4%;各项贷款余额35341万元,增长0.6%,其中短期贷款27324万元,下降2.6%,中长期贷款7926万元,增长16.6%;全年货币净回笼3756万元,增长324.6%。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县财产保险承保额147833万元,比上年增长21.6%,增幅提高了10.7个百分点;保费收入684万元,增长3.8%,支付已决赔款476万元,增长71.6%。全县参加人寿保险1.5万人,人寿保费收入654万元,增长26.3%,已决赔款62万元,下降28.7%。 八、教育与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继续加大教育科研工作和课堂教育改革力度,认真组织实施《洞头县教学质量振兴工程方案》,不断完善校网布局,改善提高办学条件,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共投入教育资金7003万元,其中基建投入5100万元,教学设备投入1903万元,拥有计算机695台及其他教学仪器。全县招生3397人,比上年下降8.1%,其中:普通高中758人,职业中学267人,分别增长27.0%和63.8%;普通初中1220人,小学1026人,分别下降11.3%和29.2%。全县在校学生数13108人,下降4.7%,其中:普通高中1903人,职业中学592人,分别增长16.7%和6.5%;普通初中4345人,小学6014人,分别下降16.8%和3.0%。小学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升学率99.4%,下降0.6个百分点;初中入学率98.9%,上升1.3个百分点,巩固率99.8%,上升0.1个百分点,升学率73.8%,下降8.3个百分点;高中段入学率73.8%,高考上线率81.9%,高中会考平均合格率97.9%。全县幼儿园在园人数2612人,增长15.8%,幼儿入园率80.2%。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科技进步环境和推进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提高全民科技意识,促进科技事业长足进步。全年共投入科技三项经费342万元,比上年增长72.7%,其中当年财政预算支出246万元,增长30.9%,占财政预算支出2%;科学事业费支出62万元,比上年增长31.9%。全年共安排县级科技项目40个,列入市级项目7个,列入省级项目5个,省级区外高新技术企业1个;全县有6个项目通过省、市、县科技部门鉴定验收;全年获专利授权5项。全县科研机构12家,其中民办10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硕果累累。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主线,迎接十六大为契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海岛文化活动。全年共举办各种文化演出84场,举办各类书画、图片展览36个;参加市级文艺演出5个,其中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全年共向全国、省、市发表文学作品74件,获奖20件,其中国家级5件。全县共有放映单位2个,电影院2座,放映电影409场,观众达2.4万人次。全县有图书馆1个,藏书6.5万册,文化馆(宫)2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