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洞头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8 温州市洞头县统计局

2003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及县委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海上花园奋斗目标,积极对接温州“一港三城”战略,依托“三港经济”,坚持“构筑大交通、实施大渔业、启动大旅游、发展大经济”四大举措,围绕发展主题,突出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县国民经济持续良好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初步测算,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增幅提高1.4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760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5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3.81亿元,增长33.2%;第三产业增加值6.57亿元,增长10.6%。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24.1 : 24.7 : 51.2调整为22.1:28.6:49.3,第二产业比重继续提高。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760元,增长15.9%,首次突破万元大关。

市场价格稳中趋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3%,比上年上升了2.4个百分点,食品类、医疗保健类、居住类以及服务项目类等价格运行均呈上升趋势,价格指数分别为101.7%、103.5%、101.3%和103.3%,分别上升了3.2、4.2、1.6和2.4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渔业捕捞生产面临资源衰退和高位油价的压力较大,渔农民转产转业形势、社会就业压力仍然不容乐观;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经济统筹发展观念仍然不强,综合经济实力和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产业发展不相协调;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科技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海洋经济开发和港口贸易依然缓慢等。

二、渔 农 业

稳定捕捞、主攻养殖成效明显,海洋捕捞结构不断优化。

继续加快海水养殖业发展步伐,“一箱两菜”效益进一步显现,浅海深水养殖空间不断拓展,全县新增深水网箱725口,养殖规模达到955口,成为全省最大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积极创建羊栖菜基地品牌,并荣获“中国羊栖菜之乡”国字号金名片,全县羊栖菜养殖规模达7400亩,实现产销两旺;紫菜养殖规模进一步拓展,养殖面积达1.2万亩,全浮式、深水插杆式紫菜养殖的成功和推广,为我县紫菜滩涂养殖向浅海深水养殖转型提供新的发展空间;积极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引进自动化紫菜加工生产线并投入生产,提高我县紫菜生产加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继续贯彻执行国家渔业政策,加大海洋捕捞转产转业力度,淘汰报废渔船23艘,全县外海捕捞规模397艘,新增冰鲜运销船33艘;进一步重视跨洋渔业发展,积极开拓南海渔场。据初步统计,全县年末投入渔业生产的机动船只共有1235艘(包括辅助鱼船131艘、6436吨位、7586千瓦),比上年增加128艘;渔船总吨位72314吨,比上年增长21.1%;农业机械总动力128786千瓦,其中渔业机械总动力97464千瓦。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66339万元,增长6.0%,其中渔业总产值63796万元,增长8.2%;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5.34万吨,增长6.9%。

农、林、牧业有升有降。全县种植业产值869万元,比上年下降19.3%;畜牧业产值1029万元,下降15.9%,林业产值79万元,增长12.9%;全年播种面积22560亩,下降4.8%,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3200亩,下降6.3%;全县粮食产量2231吨,下降31.9%;全年生猪出栏数1.15万头,下降10.2%,年末存栏数0.71万头,增长6.0%;山羊年末存栏数0.4万头,增长29%,全年出栏数0.32万头,增长3.2%;家禽年末存栏数7.9万只,全年出栏数7.65万只。全年造林面积4890亩,零星植树5万株。全县年末实有耕地14141亩,其中水田3165亩,旱地10976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加快海洋开发步伐,临海(港)型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充分发挥海洋港口优势,大力发展临海(港)型海洋工业经济,加快海洋特色工业区建设成效显现,工业区建设步伐加快,启动杨文工业区、科技工业区和南塘水产品加工区。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完成工业总产值111347万元,增长23.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57883万元,增长20.2%,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04505万元,增长18.3 %。优势产业支撑力不断增强,七大优势支柱行业六升一降,实现产值100092万元,增长19%,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0%,水产品加工、化工、建材、电子电器、机械汽配分别实现产值14477万元、14208万元、18830万元、14682万元和11526万元,增长31%、364%、16.5%、18.9%和17%;石化工业成为工业经济发展新亮点,其中中油石化实现产值10750万元,拉动全县工业经济增长11.97个百分点。

受中油燃料公司的影响,全县规模企业生产与效益反差明显,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差于上年,实现利税总额3757万元,下降53%,其中实现利润984万元,下降80.2%。在考核指标中,总资产贡献率18.5%,下滑8.8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14.7%,下滑2.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9次/年,下降18.6%,资金利税率13%,下滑1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40290元/人,下降13.2%。

积极培育建筑市场,规范和整顿行业秩序,建筑业保持稳步发展。建筑业继续稳步发展,全县有等级证书的建筑企业7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3885万元,比上年下降2.6%,建筑企业全年施工工程83个,其中投标承包的工程39个,施工企业完成房屋竣工面积6.4万平方米。随着洞头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对外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房地产延续升温,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完成投资15828万元,商品房销售面积5.94万平方米,销售额达4024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快速扩大,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紧紧围绕 “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积极实施“十大亿元工程”和“百项重大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投资力度继续加大,有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和拉动经济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798万元,增长68.3%,拉动全县GDP增速上升3.7个百分点。按投资主体分:国有单位完成投资27861万元,增长90.7%;集体单位完成投资25125万元,增长71.7%;城乡居民私人投资4812万元,下降5.5%。按投资规模分:规模以上完成投资43958万元,增长124%;规模以下完成投资13840万元,下降5.7%。按管理渠道分:重点工程完成投资24694万元,增长127.3%;工业及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0675万元;房地产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完成投资15828万元,增长4.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