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洞头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8 温州市洞头县统计局

重领导、严管理、宽融资,重点工程建设进展良好。以政府投资为主的19个在建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其中15个续(改、扩)建项目均已进入施工高峰,五岛相连工程、洞头连港环岛公路、北岙后二期围垦、杨文工业区、南塘标准塘、行政管理中心一期工程、人民医院迁建工程等在建项目不同程度完成年度计划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大小门连岛工程、半屏大桥工程、科技工业区和南塘水产品工业区等4个新建项目均已动工建设;洞头渔港防波堤、渔用码头,状元南片围垦、杨文围垦、状元岙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等项目能按期在2004年开工建设。强化规划引导、狠抓项目前期研究,洞头(温州)陆域引水工程南片一期工程、状元岙深水港区一期工程、西堤工程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顺利开展。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

消费市场稳中趋旺。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应对“非典”对消费市场的冲击,社会消费稳中趋旺,全县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60260万元,其中华电能源公司销售额217709万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34万元,增长9.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32007万元,增长8.7%,餐饮业3227万元,增长16.3%。居民消费形式多样化,旅游、餐饮、信息和文化娱乐成为新一轮消费亮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011元,增长13.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579元,增长16.2%,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3%。

外贸出口不容乐观。外贸出口受诚意药业、外贸总公司出口大幅下滑的影响,全县外贸出口一路滑坡,全年仅完成外贸出口供货值1.69亿元,下降19.1%,其中药品类和轻工类出口分别为4283万元和2315万元,下降47.6%和27.8%,而水产品和机电类出口分别达5830万元和1922万元,增长11.7%和16%;自营出口1690万美元,下降5.9%,其中生产企业出口801万美元,下降16.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展外经贸工作,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全年新增进出口经营权企业9家,比去年新增了5家,境外设立企业1家,积极争取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项目4个,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0万美元,增长81.8%。

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继续加快完善旅游设施建设和推进旅游品牌建设,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加大旅游开放度,不断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海岛旅游持续升温,有力拉动我县商品市场消费和餐饮、宾馆、交通运输等服务行业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31.06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1.24亿元,均增长10.9%。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电力

交通运输业稳中趋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海岛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据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公路、水运设施建设投资10650万元,比去年增加了5800万元,新建水泥路3.3公里。由于华电能源公司、鱼粉饲料等主要货运行业下滑和“非典”的影响,全年完成货运量349万吨,比上年下降了10.7%,货物周转量82368万吨公里(不包括小门岛石化基地),下降2.7%,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188万吨,其中小门岛石化基地吞吐量147万吨,分别下降9.6%和22.2%;完成客运量553万人次,略增3.8%,客运周转量7894万人公里,下降8.2%。全县投入营运的机动车辆329辆,其中:客车166辆,货车163辆;拥有运输船只176艘,其中:客船16艘,客座1640座,货船160艘,吨位47896吨。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654万元,比上年增长29.7%,增幅提高了19.1个百分点。年末城乡电话容量69712门,增长22.2%,其中局用交换机52816门,有线接入1536门,无线接入15360门;城乡电话用户35343户,增长54.7%,其中市话9528户,农话16857户,分别增长9.6%和19.6%,在城乡电话用户中,小灵通用户8958户,增长79.8%;拥有固定电话(包括小灵通)51031部,增长4.9%,其中市话22030部,农话29001部。全县拥有移动电话用户30094户,增长30.2%;拥有基础数据通讯用户69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5398户,分别增长7.8%和49.1%,其中宽带网用户1674户,增长202.7%。

供电能力大为提高。加快电网电力设施建设,积极促进用电消费,供电质量明显提高,用电总量大幅上升,全县年用电量达6661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其中工业用电量2140万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895万千瓦时,分别增长6.1%和18.9%。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情况良好。认真执行国家财政政策,积极拓宽税源,严格控制财政支出,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达15132万元,增长20.3%,增幅提高了5.6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1.3%,上升了0.5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626万元,增长30%,增幅提高了13.3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支出25606万元,增长16.5%。

金融形势保持稳定。加强金融监管,优化信贷环境,引导信贷有效投入,金融存贷活跃,年末全县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107612万元,比年初增加28378万元,增长35.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9018元,增长20.5%;各项贷款余额47030万元,增长33.1%,其中工业贷款4753万元,增长6.8%,农业贷款14307万元,增长115.8%,中长期贷款13814万元,增长74.3%;不良贷款5297万元,下降30.6%,占贷款余额比重为11.1%,下降10.5个百分点,资产质量较大提高;全年货币净回笼3017万元,下降19.7%。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县财产保险承保额172199万元,比上年增长16.5%,保费收入741万元,增长8.2%,支付已决赔款347万元,下降27.2%。全县参加人寿保险1.64万人,全年新增1400人,人寿保费收入860万元,增长31.5%,已决赔款81.7万元,增长33%。

八、教育与科学技术

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围绕创建省级教育强县,继续加大教育科研工作和课堂教育改革力度,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升整体办学水平,素质教育和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全年共投入教育资金7405万元,其中基建投入962万元,教学设备投入980万元,拥有计算机761台及其他教学仪器。全县招生3101人,比上年下降9.1%,其中:普通高中721人,职业中学269人,分别下降4.6%和34.1%;普通初中1100人,小学1011人,分别下降10%和1.5%。全县在校学生数12773人,下降2.9%,其中:普通高中2054人,增长7.3%,职业中学867人,下降2.4%;普通初中3690人,下降16.8%,小学6162人,增长2.5%。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98.2%,上升1.3个百分点,巩固率99.7%,上升0.1个百分点,升学率81.4%,上升4.2个百分点;高中段入学率81.4%,高考上线率81.9%,高中会考平均合格率96.9%。全县幼儿园在园人数3493人,增长5%,幼儿入园率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