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瓯海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8 温州市瓯海区统计局

2007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启动“一城四区”建设,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全区综合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区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初步核算,2007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85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1亿元,同比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126.57亿元,同比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62.37亿元,同比增长15.6%。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重为2.0:65.7:32.3。

一、 农业

2007年,全区农业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农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共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亿元,同比增长4.8%。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产值比例为50.6:0.8:43.4:4.1:1.0。

由于耕地面积的减少和连续受台风的影响,农业经济作物产量明显回落。其中蔬菜和粮食产量为160704吨和18521吨,比去年分别减少1524吨和4605吨。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4344万元。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实现产值532万元。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6公顷,封山育林面积297公顷。

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年生猪存栏9.64万头,出栏13.24万头;家禽存栏129.30万羽,出栏389.58万羽;肉类产量14984吨,禽蛋产量2860吨,牛奶产量2734吨。全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29486万元,同比增长27.9%。

渔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平原河网淡水养殖设施环境和优势,大力发展淡水渔业,全年实现渔业总产值2819万元,同比增长23.1%。

二、工业和建筑业

2007年,全区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530.56亿元,同比增长22.7%。

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79家,净增17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63家,新增11家,超5亿元企业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12.4亿元,同比增长20.2%,占全社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8.9%。

工业企业盈利水平进一步提高。200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3.93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实现利润总额13.47亿元,同比增长17.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180.88分, 比去年提高15.53分。其中产品销售率94.48%、总资产贡献率13.58%、资本保值增值率111.7%、资产负债率55.47%、流动资产周转率2.5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4.91%、全员劳动生产率60521元/人。

建筑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区资质等级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88.75亿元,同比增长35.0%。在建工程累计施工面积185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7%;竣工面积458.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8%。工程合格率100%。共创省“钱江杯”3项,“瓯江杯”10项,市标化工地3个,区标化工地18个。

三、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16亿元,同比增长40.4%。其中限额以上投资项目(单位)完成投资48.81亿元,同比增长90.5%;完成工业性投资31.57亿元,同比增长36.6%;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额11.98亿元,同比增长56.3%。

四、国内贸易

2007年,全区消费市场态势良好。累计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86亿元,同比增长17.7%。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总额61.13亿元,同比增长18.1%;餐饮业营业额6.73亿元,同比增长14.5%。全区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35个,共实现交易额75.95亿元,同比增长5.1%。

五、对外经济

2007年,全区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增幅明显回落。据海关统计,全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03385万美元,同比增长13.2%,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3.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94864万美元,同比增长15.9%;进口总额8521万美元,同比增长5.4%。在出口产品中比重较大的商品依次为鞋帽、眼镜、服装、五金配件及餐具、汽摩配、电器电机、锁具、箱包等八大类。

坚持招商选资,外资利用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全区新批外资项目26个,总投资17192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9348万美元,同比增长10.3%;实际利用外资3060万美元,同比下降34.1%。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01.6%和53.2%。

六、邮电、电力和旅游

据农村住户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末,全区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104部,移动电话153部,计算机54台。

2007年,全区用电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全社会用电量达2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其中工业用电1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占全社会用电的74.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1.31亿元,同比增长34.3%。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51.2万人次,同比增长17.4%,国内旅游总收入10.59亿元,同比增长29.1%;全年共接待国际游客1.97万人次,同比增长31.2%,实现海外创汇954.67万美元,同比增长241.4%。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7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22.12亿元,同比增长2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78亿元,同比增长24.7%;中央“四税”收入12.34亿元,同比增长24.1%。地方财政支出8.79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增长较快的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公共安全支出、医疗卫生支出以及科技支出,同比分别增长41.5%、22.1%、20.6%和14.3%。

年末金融存款增幅明显回落,贷款增幅与去年持平。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5.8亿元,同比增长12.8%,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9.9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82.7亿元,同比增长14.5%;年末贷款余额205.1亿元,同比增长19.3%。

八、教育和科技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7年全区有各类幼儿园126所,小学65所,初中17所,普高9所,职高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电大分校1所。在园幼儿24099人,在校中小学生83757人,其中义务教育区外流入学生38565人。在职公办教职工4198人,民办教职工2775人。全区学前三年幼儿人口入园率达95%,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都达到了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为94.79%,比去年同期提高1.69个百分点;7—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8.06%。成人教育持续发展,全年报名参加成人高校考试人数349人,上线人数266人。

科技事业取得新突破。2007年通过省级科技强区评审,成功承办了省第21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年区财政投入科技经费1732万元,其中技术研究和开发经费1480万元。全年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获准立项36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11项,市级18项。全年获专利授权370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117项,外观专利22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