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瑞安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在瑞安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国民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2007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27.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24亿元,下降0.4%;第二产业增加值177.01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138.79亿元,增长14.1%。人均生产总值28356元(按户籍人口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2.7%,折合3729美元(按2007年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率计算)。 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8:54.1:42.1调整为3.5:54.1:42.4。 物价水平居高不下。2007年,我市CPI(居民消费指数)呈逐月上涨的态势,到12月份已经达到109.6,结构性上涨的特点依然比较明显。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呈上升态势。其中,食品类上涨9.6%,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7%,衣着类上涨33.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2%,居住类上涨5.9%,医疗保健类上涨6.8%,交通通讯类与上年持平。 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发展基础仍不稳固,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经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供求比较紧张,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还不明显,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够平衡,实现统筹协调发展仍须继续努力。 二、农业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200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32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农业、林业、渔业和牧业产值分别为7.95亿元、0.22亿元、8.64亿元和2.22亿元,分别增长4.1%、-12.7%、0.9%和37.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9亿元,增长77.7%。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2.07万亩,比上年下降3.0%,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55万亩,比上年下降4.4%。粮食作物总产量12.0万吨,比上年下降17.5%。各种扶持粮食生产政策措施的逐步到位和粮油、家禽价格的持续上扬,有效刺激了种养户积极性,从而有力拉动畜牧业产值增长,全市肉类总产量1.09万吨,比上年增长2.8%,禽蛋产量0.67万吨,比上年增长19.6%。 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专业合作不断加强。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47家,规范化建设30家,全市总数达到142家。品牌建设成效显著。组织参加了第五届温州早茶节、浙江省农业博览会、在上海举行的浙江农民信箱·杨梅专场活动;高楼杨梅通过富硒农产品标准评定,被评为浙江省十大精品杨梅之一。 农产品质量监管进一步强化。全市形成以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实验室为核心、7个快速检测点为骨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绿色生产加快推进,新增绿色食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25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高位平稳运行。我市不断完善工业发展政策,加大对主导行业的引导、扶持力度。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68.78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55.1%,拉动GDP增长7.7个百分点。全市实现全社会工业总产值750.59亿元,增长20.9%。 规模工业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步回升。据初步统计,全市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25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513.01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88.16亿元,分别增长21.9%和21.8%。轻工业完成产值158.95亿元,增长21.7%;重工业完成产值354.05亿元,增长22.0%。产值超亿元的企业90家。全年实现利税总额40.78亿元,增长43.9%,其中利润24.13亿元,增长58.2%;1-12月份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标考核得分195.6分,比上年提高13.8分。 主要行业较快增长。引领规模工业发展的三大主导行业共完成产值280.87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其中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其制品行业85.05亿元,增长23.8%,汽摩配行业产值90.73亿元,增长22.6%,机械电子行业产值105.09亿元,增长18.0%。规模工业的主要特点:一是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显著。12月份止,化学纤维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等行业分别增长100.0%、28.7%、25.4%和21.0%,有力推动了工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大中型企业发展良好,全年实现工业产值193.19亿元,增长18.0%,占规模工业的比重由上年的37.3%提高到37.7%。 企业创新能力有所增强。2007年,全市新增国家、省、温州市各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其中瑞明集团等2家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量列温州市第一。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2.5%。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2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建筑业总产值26.5亿元,增长26.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07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78.22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工业性投资36.54亿元,增长31.0%;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9.90亿元,增长20.3%。 从产业结构看,投资结构变化显著。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减弱,完成投资11.70亿元,比上年下降12.3%。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二产业投资29.23亿元,增长41.5%,第三产业投资29.68亿元,增长3.9%。房地产投资有较大的回落。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我市房地产投资回落较大,全市共完成房地产投资15.78亿元,增长4.4%。商品房销售面积29.46万平方米,下降6.4%。房地产营业税收入21945万元,比上年增长12.4%。 2007年,全市安排重点工程30个(续建项目17个,新建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118.6亿元。全年完成投资额16.05亿元,是年度计划投资的123.5%。污水处理厂、高桐公路瑞安段、塘下大道二标段、东新公路、公共卫生中心、瑞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国债项目、220kv东新变、110kv安阳变、110kv周田变、110kv东川变等10个项目竣工投运。温福铁路瑞安段、飞云江三桥及接线主桥合拢、瑞枫公路、104国道瑞安段瑞祥大道二期续建、阁巷围垦、丁山二期围垦、下埠水闸、飞云江南岸堤防工程、农贸城、凤山水厂、中医院迁建等工程进展顺利;旧城改造、垃圾焚烧发电厂、平阳坑大桥北岸引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农村农民饮用水工程、三山公园、江北水厂二期等工程开展有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