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瑞安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浙江省瑞安市统计局 2006年,瑞安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贯彻落实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发展协调性和均衡性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初步核算,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279.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高于温州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8亿元,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151.17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117.37亿元,增长13.8%。按户籍人口计算,我市人均生产总值24500元,比上年增长12.8%,折合3141美元(按2006年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率计算)。 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4.3:53.7:42.0调整为3.9:54.1:42.0,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外贸依存度为36.6%,其中出口依存度为29.6%。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提高到66.0%。 价格走势平稳。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0,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五升二平一降",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6%,居住类价格上涨4.0%,衣着类价格上涨5.3%,家庭设备及用品价格上涨4.2%,服务类价格上涨0.5%;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工具类价格与上年持平;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下降0.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6%。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2.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性转变,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制约矛盾仍然突出,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区域性竞争加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业增收面临新的困难,不同社会群体的收入差距扩大,保持社会和谐发展须继续努力。 二、农业 农业生产略有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6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24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7.64亿元,增长5.4%;林业产值0.25亿元,下降7.4%;牧业产值1.62亿元,下降10.0%;渔业产值8.56亿元,增长5.9%。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64.62万亩,比上年下降3.9%。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38.23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6.39万亩,分别比上年下降6.2%与持平。 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加快。至2006年底,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5%;通过国家认证的有机食品8只,绿色食品12只,分别比上年增加2只和3只;拥有省级农产品商标1个,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4只;通过认定的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种养基地、森林食品基地28个,面积16.6万亩。 绿化造林工作成效显著。2006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5423亩;封山育林面积5.1万亩。全市有林地面积99.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1.5%。村庄绿化工作顺利推进,年末省级绿化示范村2个。 三、工业与建筑业 工业生产高位增长,经济效益逐步回升。2006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620.77亿元,增长20.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9.62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68.81亿元,分别增长23.3%和22.4%。轻工业完成产值117.23亿元,同比增长25.9%;重工业完成产值292.39亿元,增长22.2%。全年实现利税总额26.11亿元,增长16.7%,其中利润14.33亿元,增长18.7%。 企业创新能力有所增强,新产品发展较快。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50.29亿元,比上年增长52.1%。新产品产值率为12.8%。工业产品出口拉动作用明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货值9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26.5%。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效果显著,2006年全市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15.18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8.1%。 三大主导行业较快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三大主导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9.88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56.1%,比上年增长23.8%,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其中,汽摩及配件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8.91亿元,增长27.9%,机械电子行业92.37亿元,增长24.2%,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其制品68.60亿元,增长19.6%。重点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良好。2006年末,全市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73家,比上年末增加12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13.50亿元。 企业上市工作有序推进。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由柜台交易转为主板全球资本市场交易。工业产品创名牌取得新进展。2006年,浙江华尔达"金泰"牌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实现我市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获?quot;中国锻造产业基地"称号,累计拥有国字号金名片8张;新增中国名牌产品1个,累计达到3个;新增浙江省名牌产品8个,累计27个;新增温州市名牌产品24个,累计74个;开展瑞安名牌产品的评价工作,评定出了瑞安市首批23个瑞安名牌产品。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6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7%,竣工面积43.6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4.1%。建筑业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全市有1个工程获"钱江杯"、4个工程获"瓯江杯"、5个工程获"飞云杯"。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结构不断优化,增长态势趋缓。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76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工业性投资27.96亿元,增长36.1%。全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9.43亿元,比上年增长1.1%,增幅比上年回落29.6个百分点。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二产业投资20.66亿元,增长28.3%,第三产业投资28.77亿元,下降12.2%。 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06年全市共安排重点建设工程24个,完成投资11亿元。盖竹输水工程、市十中迁建、沿海防护林、污水处理厂、电子政务工程、110kv安阳变、上余变等7个工程竣工投运;文化艺术中心、塘下大道一期即将完成;飞云江三桥及接线、温福铁路瑞安段、东新公路、瑞枫公路、阁巷围垦、下埠水闸、104国道瑞安段、温瑞塘河综合治理、中医院、公共卫生中心、凤山水厂、城市防洪三期、瑞明国债项目等进展顺利;飞云江堤防、丁山二期围垦、三山公园、农贸城、垃圾焚烧发电等工程开展有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