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瓯海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8 温州市瓯海区统计局

2004年,是瓯海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圆满完成了区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较好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0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7%,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76.03亿元,同比增长13.5%;第三产业增加值27.35亿元,同比增长15.5%。第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1.2%和27.7%。

二、农业

2004年,全区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取得可喜的成绩,全区共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3亿元,同比增长6.2%,农、林、牧、渔业的产值比例为61:1.1:33.9:4。

全区经济作物快速发展,粮食作物明显回弹。其中蔬菜和粮食比上年有大幅度增加,产量达到175335吨和28349吨,比去年分别增加9763吨和4725吨。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07公顷。封山育林面积477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1.4%。

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7885万元,同比增长3.0%。全区生猪存栏6.52万头,同比增长7.9%,出栏10.39万头;家禽存栏122.95万羽,出栏343.84万羽,同比增长6.1%;肉类产量12350吨,禽蛋产量3007吨,牛奶产量2777吨,禽蛋、牛奶产量比上年同期分别增加119吨和1065吨。

渔业保持平稳发展。今年我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平原河网20000亩的外荡、瞿溪200亩淡水示范养殖区和西部山区稻田沟坑养鱼的设施环境和优势,大力发展淡水渔业。今年全区共实现渔业总产值2121万元,与去年基本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4年,全区工业企业一方面通过抓紧生产,克服拉闸限电、用地紧张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生产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全区今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97.85亿元,同比增长15.7%,实现增加值69.99亿元,同比增长14.0%。

工业企业规模继续扩大。2004年全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1家,同比新增119家。其中超亿元企业30家,同比新增1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1.76亿元,同比增长27.9%,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54.3%。

工业企业盈利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0.30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实现利润总额5.74亿元,同比增长35.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134.91分,比去年同期提高8.22分。其中产品销售率96.1%、总资产贡献率12.4%、资本保值增值率146.1%、资产负债率44.9%、流动资产周转率2.6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4.3%、全员劳动生产率41970元/人。

建筑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全区资质等级三级以上的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施工产值30.03亿元,同比增长6.5%。在建工程累计施工面积710.3万平方米,与去年基本持平,竣工面积21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8%。工程合格率100%,共创出市“瓯江杯”7项,区“建设杯”2项,省标化工地5个,市标化工地10个,区标化工地10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4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保持了稳步的增长势头。全区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96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完成投资额8.6亿元,同比增长1.0%。民间投资快速增长,全区农村非农户限额以下完成投资6.92亿元,同比增长21.9%。

房地产开发投资依然不景气。今年全区27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共完成投资开发额5.70亿元,同比下降2.3%。

五、国内贸易

2004年,消费市场人气旺盛,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9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30.71亿元,同比增长13.8%,餐饮业营业额4.25亿元,同比增长11.3%,全区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33个,共实现交易额41.41亿元,同比增长26.5%,其中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8.73亿元,同比增长18.5%,消费品市场成交额36.28亿元,同比增长28.8%。

六、对外经济

2004年,全区对外贸易抓住发展机遇,克服困难,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外贸出口主体和出口规模继续扩大,出口额再创历史新高。据海关统计,全区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57亿美元,同比增长36.0%,其中自营出口5.06亿美元,增长31.5%,自营进口5052万美元,增长79.1%。在出口产品中比重最大的商品依次为鞋类、服装、眼镜、汽摩配、五金配件、锁具、电器、玻璃器皿、皮革制品、打火机等十大类。

利用外资取得新突破。2004年全区新批外资项目31个,总投资14470万美元,同比增长30%,合同利用外资6006万美元,同比增长39%,实际利用外资4286万美元,同比增长133%。

七、邮电、电力和旅游

据农村住户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末,全区每百户拥有电话机达到97部,移动电话105部。

2004年虽然饱受缺电之苦,但通过错峰、轮休等有序用电的安排,全区用电量仍快速增长,全年用电量达1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其中工业用电1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占全部用电的75.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

今年旅游门票收入434万元,同比减少18.0%。国内旅游略有好转,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4.8万人次,同比增长2.0%;国内旅游总收入2.69亿元,同比上升3%。国际旅游主要指标上升明显,全年接待国际旅游人数5404人次,同比增长224.0%;实现国外旅游总收入785万元,同比增长280.0%。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4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2.77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区本级地方财政收入5.94亿元,同比增长25.5%。地方财政支出5.65亿元,同比下降2.47%。其中行政事业费支出5.2亿元,同比下降3.4%、支援农村生产、文体广播事业费、教育事业费分别增长23.5%、40.6%和29.1%。

金融形势活跃,存贷两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3.75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25.05亿元,同比增长10.0%;贷款余额132.18亿元,同比增长13.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我区教育事业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在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水平的同时,努力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使我区的教育事业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