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高密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对外经济合作势头良好。2006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6407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进口15277万美元,增长1.8%;出口创汇48801万美元,增长31.7%。在出口总额中,自营出口34962万美元,增长36.3%;三资企业出口13839万美元,增长6.4%。招商引资工作又上新台阶,外向型经济逐步形成。2006年我市以企业招商为重点,借势青岛,主攻日韩港台,实现了招商引资新突破。全市实际利用市外资金53.3亿元,其中境外资金5359万美元。 六、财政金融 财政实力大幅度提高。2006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37583万元,比上年增长39%,地方财政收入71368万元,比上年增长33%,较好地完成调整预算,增幅较高;上缴中央“两税”47041万元,增长33.9%。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工商税收完成49473万元,增长47.1%;农业“四税”完成6317万元,增长9.1%。全年财政总支出92897万元,其中地方灶内支出8803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4%和26.5%,与地方可动用财力88036万元相抵,当年实现结余2万元,累计结余298万元,连续20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金融存贷款适度增长,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到2006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人民币)余额86亿元,比年初增加11.9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3.7亿元,比年初增加8亿元。贷款投放均衡,消费信贷发展迅速,达到5.2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9亿元,比年初增加15.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53.1亿元,比年初增加11.5亿元;中长期贷款14.5亿元,比年初增加4.4亿元。全年银行现金收入458.7亿元,现金支出451.7亿元,收支相抵投放7亿元。 七、科技、教育、卫生、体育、文化 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成果显著。一年来,科技工作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科技兴高”战略,不断增加投入,科技推广和科技项目研究取得新进展。2006年,全市新上科技计划项目44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2项,潍坊市级4项,本市34项。全年共完成科技成果71项,其中有16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8项达省内领先水平。全年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已发展到21家(新增4家),民办科研机构发展到53家(新增15家),潍坊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45家(新增17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已发展到5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40.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10.66%,比上年提高2.03个百分点。全年共申请专利292项。 教育事业取得新成就。2006年,全市继续推进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实现高中教育城区化。青岛科技大学环海学院落户高密,加快了我市教育向更高标准、高层次发展的步伐。全市共有2682人升入大学本科院校。到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学校192处,在校学生106540人。其中普通中学42处,在校学生44317人;职业中学3处,在校学生2506人;小学147处,在校学生59717人。中小学办学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学前教育、成人教育也有较大发展。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百姓就医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拥有各类卫生机构32处,病床1786张,卫生技术人员2318人。农村卫生工作成效显著,建立完善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水平又上新台阶。全年筹集合作医疗资金2381.83万元,有59.38万人次参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0%以上,我市被列为全省试点县;预防保健工作跨上新台阶,全市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8.71%以上;卫生基础设施投入加大,一年来共投入资金1849.8万元,用于更新医疗设备和业务用房建设。 体育事业捷报频传、再创佳绩。2006年,全市运动员在潍坊市级以上比赛中共获金牌64枚,银牌60枚,铜牌64枚,其中省级比赛获金牌32枚,银牌25枚,铜牌26枚。期间,有12名运动员被输送到潍坊市以上运动队及体育院校。 高密茂腔、扑灰年画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八、居民生活与人口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稳步提高。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422元,比上年增加542元,增长11.1%;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940元,比上年增加1504元,增长13.2%。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2006年,全市16823多名各类离退休人员都按时足额领到了养老保险金,并为10395名企业离休人员提高了养老金标准。全年共介绍4325名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分流安置破产企业职工1000多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拓宽。到2006年底,全市共有858个单位参加了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到72936人,全年实际收缴养老保险费19606万元。其中企业参保566家,收缴养老保险费10850万元,机关事业、企业参保职工72936人,当年新增养老保险企业9家。全年征收失业保险费1270万元,比上年增长15.5%。医疗保险参保单位达到470家,参保人员66285人,全年收缴医疗保险费5262万元,比上年增长21.3%。启动职工生育保险后,到2006年底参保人数达到28530人。参加社会各项保险的人数达到73336人,农村养老保险也取得了新进展。 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0.76‰,计划生育率为97.7%,人口死亡率为6.9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8‰。2006年底,全市总人口为866131人,比上年增加5041人。 注:公报所列数字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字,正式数字以《2007年高密统计年鉴》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