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如东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6 南通市如东县统计局

邮政电信事业迅速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5464万元,比上年增长15.23%;实现收支差额331万元。年末邮政储蓄余额净增5.53亿元,总余额达到24.61亿元。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1.54亿元,比上年增长10.86%;净增固定电话5058户,年末用户总数达266762户,主线普及率达24.6%;净增小灵通用户5970户,用户总数到达71865户;净增宽带用户3315户,用户累计达10842户。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9.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餐饮业零售额4.68亿元,比上年增长21%。市场建设投入加大。全县消费品市场72个,成交额60.4亿元。全民创业持速升温。年末拥有在册个体工商户27387户,从业人员3.04万人;在册私营企业8675家,其中新发展4401家,从业人员12.87万人。全年私营个体经济实现税金3.56亿元,同比增长23.76%。

市场物价略有回升。以上年为基期,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5,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1.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6.1

1、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1.5

其中:食品            106.7

烟酒及用品         100.3

衣着                          94.2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99.4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96.3

交通和通讯                    98.9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8.4

居住             101.8

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106.1

其中:机械化农具                   112.8

化学肥料                      110.9

农药及农药械         101.2

六、 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发展态势强劲。全年进出口总额4.21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3.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5%。外经营业额4446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6.08%。年末拥有外贸出口实绩的企  业145家,今年新增27家;铁链厂、强生、大东、红蚁王鞋业、大望服饰、爱德士鞋业、祥盛倍得满、楠桥、快达农化等9家企业出口均超过1000万美元。对外劳务领域有所拓宽,年末在外劳务人员为2824人。

利用外资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县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38家,比上年净增19家;新增注册外资4.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67%;实际利用外资1.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0.89%。新批138个外资项目,超100万美元的项目有104个,比上年增加47个;有117个项目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其中111个项目实现当年审批当年到帐, 45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从投资领域看,工业主体地位突出,工业项目占新批项目的87.7%,注册资金占89%;从投资结构看,外商独资化趋势明显加快,外商独资占91%;从投资区域看,利用外资的扇面进一步拓展,欧美澳外资项目趋增。

七、 财政、金融和保险事业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县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45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实现财政总收入1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财政总支出1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7.3%。

金融业务形势看好。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0.63亿元,比年初增加22.55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16亿元,比年初增加17.07亿元,居民人均储蓄10733元,首次超过万元;各项贷款余额64.35亿元,比年初增加9.45亿元。金融系统全年现金收入494.75亿元,现金支出483.40亿元,收支轧差净回笼11.35亿元。

保险业务不断拓展。县人民保险公司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290万元,支付赔款2512万元,赔付率达76.3 %。县人寿保险公司全年寿险保费收入2.48亿元;全年赔款支出866.94万元,综合赔付率61.78%。

八、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成果辉煌。全县新建研发机构20家,培育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各1家,累计达到8家。全县开发新产品260个,2兆瓦风电机组、输电用倍容量导线、酶法生产米淀粉、反恐探头等一批高新技术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年末全县国家、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3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16家、市级2家;新培植民营科技企业10家,全县民营科技企业达到64家。组织申报国家重点新产品7个、获准认定5个,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3个、获准认定8个,年末全县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达到59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达到82个。全年申请专利314件,比上年增长60.2%;授权专利80件,比上年增长10%。全县有10项科技成果通过省、市级鉴定,15项科技成果获市级科技进步奖。组织申报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32项,获准立项76项;认定省级2家、市级2家星火龙头企业,申报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6家,获准认定5家。同时,实施了国家粮食丰产工程“江苏单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项目实施效果列全省10个项目承担县(市、区)前茅。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学校190所,在校学生14.4万人,共有教职工9497人。全县幼儿入园率95%,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高中阶段入学率88.1%。教育教学质量继续稳居全省前列。全县5798人参加高考,生均总分519.09分,超出省均分68.97分;600分以上655人,名列全省第一;考生本一上线率、本科上线率及7门学科均分均为全省第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撤并小学及办学点8个。全县投入1600万元,新建改建师生食堂、宿舍、厕所2万多平方米。高标准推进“校校通”工程建设,全县投入专项建设资金1000多万元,建成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103个,校园网24个。教育现代化创建取得重大突破。新店、兵房、曹埠三镇通过省教育现代化乡镇验收,截至目前,全县各镇均通过省教育现代化乡镇验收,丰利中学通过省三星级高中验收,如东职高通过国家级重点职中和省合格职教中心验收。新增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1所、省农村实验小学3所、省现代化幼儿园7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