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如东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九、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成绩喜人。2005年我县成功举办了如东县青年美术作品邀请展、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专题的集邮展、书画作品展等阵地活动17次,“党在我心中”送文化下乡文艺演出、革命歌曲演唱暨家庭才艺大赛、“博爱杯”青年歌手大赛等文艺演出活动15场,特别是“构建和谐社会、创建美好家园”滨城之夏纳凉文艺晚会,四天时间连续演出5场,观众达数万人,丰富了县城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全年创作各类作品3153件,其中获奖作品:国家级29件,省级18件,市级60件。男声四重唱《海水泡大的汉子》入选南通市“五个一工程”奖。在“扬帆青岛--2005年全国现代民间绘画大展”上,我县民间绘画《海风吹》获铜奖,《大汛》等二件作品获优秀奖。小品《量“财”用人》获南通市第四届反腐倡廉文艺调演一等奖,并入选江苏省第三届小戏小品大赛。小品《搭车》在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3周年全市曲艺·小品新作品展演中获创作一等奖。舞蹈《海婆娘》在市“社保情”文艺调演中获表演一等奖、优秀创作奖。打击乐与表演《虎嬉》获省第四届少儿艺术节银奖。如东少年杂技团赴欧洲一些国家巡回演出24场。全县共开展文艺演出76场。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门急诊人次105.44万人次,出院病人数4.89万人次,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0.3%。全县新型农村合作镇覆盖率达100%, 参合人数78万人,参合率87.04 %。社区卫生服务站合格率100%。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县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运行体制进一步完善。全县传染病发病率继续得到控制,特别是肝炎、肺结核、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我县传染病总发病率为155.02/10万。深入开展无偿献血工作,无偿献血7100人次。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全县共新建自来水厂7座,新增水源供水能力4.5万吨/日,延伸供水主管2227.8米,支管道10689米;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72万人,累计自来水受益人口达到106.65万人,自来水受益率提高到97.5%;在全省率先达到自来水普及县份。 体育事业成绩辉煌。2005年共有8人输送省队,开创了县级向省队输送人才之最;全国十运会我县有10名运动员参赛,共获得三块金牌,如东县人民政府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我县先后承办了“洋口港杯”2005年江苏省青少年柔道和“洋口港杯”2005年江苏省风筝两项省级比赛,承办了2005年鲁能杯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如东赛区“金侨杯”江苏扬子对广东宝玛仕一次全国比赛。全县各镇、社会各界自筹资金建设工程10个,健身活动点240个,总投入1045万元,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397人。2005年我县成功举办了九运会,全县15个镇、机关表演方阵共2500人接受全县人民的检阅,全县体育锻炼的人口达到45%。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我县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四大媒体共同联手,节目质量不断提高,30多篇(档)节目在市以上获奖。有线电视继续扩展。全县有线电视总用户总数已达到20.8万户,全县有线电视入户率平均达到77%,率先在苏中苏北地区建成省有线电视示范县。组织开展有线电视调频广播共缆传输“双入户”试点工程。已成功在全县15个镇进行“双入户”试点,发展“双入户”用户1.2万户。全年更新支户线1116.72公里,维护支户线4699.36公里。全县用户线总长15451.6公里,喇叭总数近26万只,全县广播入户率91%,通响率98%。全县80%的镇广电站技术用房已全面得到更新改造。完善新浪如东网站建设,全县33个部门和15个镇完成网页链接,新增数据网集团用户网点近80个。完成城区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发展“有线通”互联网个人用户120户。 十、洋口港开发和开发区建设 沿海开发取得重大突破,洋口港影响力空前提升。2005年4月29日LNG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开展前期工作,年底LNG项目核准材料已汇总上报省发改委;洋口港作业锚地临时开放顺利获批;陆岛跨海通道项目通过核准。基础工程建设全面铺开。洋口港陆岛跨海通道黄海大桥如期开工,其中引堤部分2005年9月份正式开始施工,已完成用于引堤护面块体的各类预制构件1000多块,铺设引堤护底软体排3700平方米,占总工程量的50%。10万吨级巨轮在洋口港区海上锚地成功作业,这标志着南通远洋运输从江河时代跨入江海时代。临港工业区一期吹填及“三通一平”工程进展顺利。首期20万平方米吹填工作即将完成。全长17公里,总投资2.6亿元的洋口大道,已于2005年10月31日正式开工建设,目前正按序时进度向前推进。洋口运河按日供水40万吨、5级航道的标准设计通过了专家组评审,并于2005年12月30日正式动工。绿色能源建设成效明显。风电一期项目年底已完成系列基础工程。风电二期已于2005年10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风电三期总装机规模80万千瓦,总投资预计达100亿元,目前正全面开展项目研究。第一阶段9万千瓦江苏东凌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已注册设立。秸杆发电项目主体工程已于2006年1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 如东经济开发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注册外资1.27亿美元,注册外资到帐0.60亿美元。开发区全年新批外资项目33个,总投资1.67亿美元,总投资超亿美元的达盈高科技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已落户开发区。如东协鑫环保热电有限公司、爱德士鞋业有限公司、强生科技轻纺有限公司三个分别投资额超2500万美元的项目,当年建设、当年投产。2005年全区完成规模项目投入7.6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8亿元,实现利税1.35亿元。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749万元。2005年开发区共投入908万元用于改善投资环境、配套城市功能,并顺利地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验收。 开发区新区和洋口化工聚集区的载体优势和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两大园区当年进区项目43个,累计进区项目达到100个,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的洋口精细化工集聚区,一期工程已建成2平方公里,2005年产出1.7亿元。泰禾化工、兴盛化工、苏洋化工、利通化工、鸿富达利化工等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 十一、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镇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完成了海港城市发展规划、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镇村布局及农民集居村庄规划。市政建设稳步推进。全年组织实施污水处理厂工程、经编大桥改造、爱民路和掘中路修建等8项重点工程;新增城镇公共绿地3万平方米;新增各类公益广告灯箱170余块,大型公益广告6处。全年房地产开发总量达18.2万平方米。加大环卫基础设施投入和城市管理力度,新改建水冲式公厕7座,清理乱倒的散失垃圾8000多吨,清洗、覆盖“牛皮癣”5万多处。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