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九台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6 长春市九台市统计局

2007年是我市深化改革、锐意进取的一年;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跨上新台阶、取得新成就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按照“项目建设年”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市委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工作部署,齐心协力,拼搏进取,开拓创新,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到2007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04,806万元,比上年增长23.7%,人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75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31,194万元、438,487万元和535,12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8%、21.8%和20.7%。三次产业比重达到19.2:36.4:44.4。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52,226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本级财政收入实现35,920万元,比上年增长22.6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350元,比上年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60元,比上年增长10%。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2007年全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认真落实惠民政策,促进了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达到390,734万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农业产值215,919万元,比上年增长23%。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47,731公顷,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11,002公顷;水稻播种面积21,338公顷;大豆播种面积8,078公顷;苗木花卉、芸豆杂粮、两瓜蔬菜等经济作物1万多公顷。粮食作物总产量实现1,026,742吨,比上年增长7.5%。

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66,368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全市生猪年末存栏669,622头、牛年末存栏299,501头、家禽年末存栏14,326千只,同比分别增长58.05%、15.01%、26.54%。

渔业总产值4,839万元,增长50.5%;林业总产值2,216万元,增幅1.5%。实施了饮马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小南河城市防洪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饮马河堤防应急渡汛工程、饮马河堤防除险加固工程等五项工程,完成投资2,106万元,占计划的90%。完成造林绿化面积4,500亩,补植面积2,000亩。森林防火实现了连续26年无森林火灾的目标。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市2007年工业总产值实现1,079,687万元,比上年增长3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到76户,实现总产值557,335万元,比上年增长76.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8,252万元,比上年增71.06%;实现利税总额28,021万元,增长50.15%;实现利润总额21,929万元,增长91.37%。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14,353万元,比上年增长14.9%,完成建筑业增加产值157,980万元,比上年增长11.7%。

四、国内贸易

国内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城乡市场两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48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6%。其中:批发零售总额实现313,840万元,比上年增长49.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73,640万元,比上年增长48.03%。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发展。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6,105万元,比上年增长42.3%。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00,836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6,485元,增长41.23%;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1,200万元,比上年增长500%。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74亿元,增长15.8%。房地产开发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收尾工作顺利实施,主体工程实现了冷封闭。老城壕棚户区建成住宅楼26栋,建筑面积13.58万平方米;军民棚户区1.6万平方米回迁楼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职教中心;投资3,500万元的新殡仪馆年内可交付使用。

六、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52,226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本级财政收入实现35,920万元,比上年增长22.69%。财政支出125,022万元,比上年增长0.63%。

金融业稳步发展。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82,103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各项贷款余额达到万456,087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390,472万元,比上年增长2.1%。

七、交通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稳步增长。全市公路总里程337公里,比上年增长5.32%。公路货运量966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39,277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5%和4.96%;公路客运量677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36,298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5.79%和5.59%。全年实施了龙蒋公路的机场连接线、卡伦连接线、东湖连接线工程,完成了莽卡至其塔木、纪家至鸡鸣山乡级公路连接线。村村通水泥路建设总里程558公里,全市310个行政村除上河湾套子里村外全部实现村村通;完成危桥改造16座。

邮电通信稳步发展。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3,592万元,比上年增长4.87%、邮政业务总量1,585万元。其中,固定电话119,786户,比上年增长1%,移动电话226,856户,增长3.85%;宽带上网用户14,018户,比去年同期增长70.15%。

八、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学校309所。专任教师9,937人,年末在校学生101,419人。2007年,我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均已达到100%。进行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模式改革工作经验成果获长春市一等奖。全市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覆盖率达到100%。

文化广播事业健康繁荣。全市市级艺术表演团体1个,市级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各1个,拥有藏书8万册。成功举办了“腾飞的九台”大型灯展,开展了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题的系列群众性体育活动。旅游产品开发力度较大,剪纸产业初步形成。全市无线电视覆盖率98%,有线电视城市覆盖率80%,有线电视农村覆盖率达到20%,新发展有线电视村40个,新发展城乡有线电视户5,300户,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45,600户。

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全市卫生机构34个,医生人数767人,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989人,卫生医疗机构拥有床位数1,546张。农村生活卫生环境日益改善,农村改水受益率达到91%,比上年增长2个百分点;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36.2%,比上年增长0.2个百分点;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1.2%,比上年增长1.4个百分点;农村累计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6%,比上年增长4个百分点。

城区建设日臻完善。曙光大街、西环路、东环路绿化带得到有效补植;实施了南山公园改造和溪桥游园扩建工程,实施了福星小区和四舒绕越线的绿化工程,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1%。小南河续建工程进展顺利,完成投资143万元。民乐路、建设路等4条街路及长通路亮化工程全面完成。完成市内新建和巷路改造道路7条,总长2,540米;九德公路九台绕越线9公里工程、中央大街辅路工程和规划二号路东段主道和西段路基、桥涵工程已经竣工;修筑养护主次干道及巷路21条。改造市区供水管网4,500延长米,供暖分户改造完成1,3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