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南安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坚持扩大内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团结奋斗,努力拼搏,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59.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13亿元,增长0.8%;第二产业增加值84.28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增加值61.00亿元,增长10.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802元,增8.7%。 经济结构继续调整优化,全年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8.9%、52.9%和38.2%,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促进了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全年社会劳动生产率22308元,比上年增长6.6%。 市场物价总水平继续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6%,多数商品价格低于上年水平。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2%,衣着价格下降1.8%,家庭设备及用品下降1.4%,交通和通讯工具价格下降2.5%,居住价格下降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价格上升5.1%。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较为薄弱、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尚处于较低层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村消费市场开拓难度较大,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二是财源相对缺乏,财力紧张,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资金不足,民间投资热情不高,固定资产投资不足,经济持续发展缺乏有效投入;三是工业企业规模偏小,企业资金筹措困难,创新能力和适应市场能力较弱;四是第三产业比重相对偏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二、农业 由于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业生产低幅增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5591万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农业产值118632万元,林业产值3238万元,牧业产值80153万元,渔业产值23568万元,分别比增6.8%、7.6%、-2.7%和-1.0%。农业内部结构比例为52.6:1.4:35.5:10.5。全年粮食总产量247303吨,比上年减产8961吨,下降3.2%;水果产量105058吨,增长47.1%,蔬菜种植面积略减,全年种植面积19.1万亩。 畜牧业由于养殖效率较低,畜牧业生产下降。全年肉类总产量58507吨,比上年增产2009吨,增长2.9%,但牲畜存栏数有较大下降。 渔业生产因受气候影响,全年水产品产量68900吨,比上年增产2839吨,增长4.3%。其中,海水产品62990吨,增长3.8%,淡水产品5910吨,增长9.6%。 林业生产完成荒山造林更新5994亩,零星植树23万株,育林苗89亩,封山育林41.00万亩,幼林抚育4.77万亩,成林抚育4.78万亩。森林防火、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继续加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1.6%。 乡镇企业大力拓展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3352477万元,比上年增长11.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平稳增长。当年新办工业企业285个,注册资金94888万元。年末全市共有工业企业7021个,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2601775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总产值(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598344万元,增长15.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88610万元,增长13.2%;集体工业111276万元,增长26.4%;股份合作制企业44960万元,增长15.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36297万元,增长1.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117201万元,增长26.9%。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产值262949万元,增长29.8%;重工业产值335395万元,增长4.2%。 工业经济效益下降。在价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73387万元,比上年增长14.2%;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22622万元,比上年下降1.6%;亏损企业亏损额7755万元,比上年下降5.8%。 建筑业生产持续上升。随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加快,建筑业生产相应地增长。全年建筑业增加值94120万元,比上年增长9.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2406万元,比上年增长12.9%。按投资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完成投资额103291万元,比上年下降18.1%;城乡集体经济完成投资额82577万元,比上年增长8.0%;城乡个体经济完成投资额108175万元,比上年增长8.7%,房地产开发投资18363万元,增长39.4%。在国有经济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23126万元,增长18.1%;更新改造投资60247万元,下降2.7%;其他投资19918万元,增长55.7%。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基本顺利。着力抓好南同公路等16个重点项目、闽台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等4个预备重点项目、泉州沿海繁荣大道南安段等12个重点前期项目、新华南路等11个市政设施主要项目、普莲经济适用房第二期工程等9个社会事业主要建设项目、奇丰纺织扩建等23个工业重点项目。 城市化战略稳步推进。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完成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及重点地区、重点地段修建性详规编制工作;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力度,着重抓好新华南路和市区夜景工程建设,塑造城市新形象。积极推进村镇建设,加快诗山、洪濑等镇的镇区改造,完成了梅山、官桥、洪梅3个镇区总体规划调整和155个中心村“六图一书”规划会审,水头福兴、英都溪益两个小区被评为全省村镇优秀住宅小区。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加快改革步伐,提高服务质量,适应市场需求。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增加值229946万元,比上年增长11.2%。 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全社会货运量2228万吨,比上年增长17.4%,货运周转量37.4亿吨公里,增长23.8%;全年完成全社会客运量43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2%,客运周转量31.4亿人公里,增长10.2%。 邮电业务收入完成51372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全年新增程控局用交换机1万门,总容量已达到29.38万门。年末城乡用户电话达到267812部,比上年增加31742部。其中,市话22673部,农话245139部,分别增加1267部和30475部,全市电话普及率18.1部/百人。年末移动电话达到199000部,比上年增加57000部;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3.5部/百人。全年报刊杂志发行量2313.23万份,比上年增加33.35万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