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南安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9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实施“两区三乡一军”发展战略,继续推进工业立市进程,增加投资,扩大内需,克服各种困难,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努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67.7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41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92.35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59.94亿元,增长10.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356元,增长7.5%。 经济结构继续调整优化,三大产业比重略有变化,全年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9.2%、55.1%和35.7%,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6年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没有变化。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促进了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全年社会劳动生产率20285元,比上年增长7.9%。 市场物价总水平继续下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6%,多数商品价格低于上年水平。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1%,衣着价格下降2.6%,家庭设备及用品下降1.3%,交通和通讯工具价格下降6.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价格下降9.7%,居住价格上升5.3%,服务项目价格上升4.6%。全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3.3%。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偏低;二是财源相对缺乏,财力紧张,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资金不足,固定资产投资乏力,经济持续发展缺乏有效投入;三是农业产业化低,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四是工业企业规模偏小,经济效益下降,资金周转困难。 二、农业 由于各级政府大力加强农业,增加投入,实行农业综合开发,使农业稳中有进。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6609万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业产值128162万元,林业产值5733万元,牧业产值83636万元,渔业产值19078万元,分别比增16.5%、-0.5%、-5.6%和-7.0%。农业内部结构比例为59.9:2.9:28.0:9.2。全年粮食总产量281848吨,比上年减产12979吨,下降4.4%;水果产量111530吨,增长18.1%,蔬菜种植面积与上年持平,全年种植面积17.4万亩。 畜牧业由于牲畜5号病影响,加上全年饲料价格偏高,畜牧业生产下降。全年肉类总产量56698吨,比上年减产2823吨,下降4.7%。 渔业生产因受气候影响,全年水产品产量62650吨,比上年减产2450吨,下降3.8%。其中,海水产品57420吨,下降5.0%,淡水产品5230吨,增长12.5%。 林业生产完成荒山造林更新17798亩,零星植树225万株,育林苗70亩,封山育林51.26万亩,幼林抚育4.50万亩,成林抚育4.52亩。森林防火、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继续加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1.6%。 乡镇企业大力拓展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3299717万元,比上年增长11.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平稳增长。当年新办工业企业614个(含个体工业),注册资金124771万元。年末全市共有工业企业7291个,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2695250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总产值(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347827万元,增长6.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80512万元,增长11.8%;集体工业79393万元,下降24.4%;股份合作制企业12111万元,增长110.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35040万元,增长2.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40772万元,增长150.9%。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产值120550万元,下降18.8%;重工业产值227278万元,增长29.5%。 工业经济效益下降。在价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32328万元,比上年增长6.3%;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9774万元,比上年下降24.6%;亏损企业亏损额5323万元,比上年上升64.8%。 建筑业生产缓慢。随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回落,建筑业生产相应地减慢。全年建筑业增加值94220万元,比上年增长2.1%。建筑业招标投标面进一步扩大。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低幅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0135万元,比上年增长2.4%。按投资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完成投资额82926万元,比上年下降23.4%;城乡集体经济完成投资额68513万元,比上年增长21.3%;城乡个体经济完成投资额88696万元,比上年增长27.3%。在国有经济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22308万元,下降49.6%;更新改造投资37985万元,下降19.7%;其他投资22633万元,增长35.6%。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基本顺利。南金公路建成通车;石井5000吨级码头竣工并开通香港航线;南同公路一期工程完成投资2000万元,深格隧道已开工建设;诗芸公路码头路段已经完工;罗溪大桥、美林中桥以及207公里市镇(乡、街道)道路的改造任务全面完成;闽南建材第一市场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二、三期工程已开始动工;成功大桥等其它重点项目也加快建设进程。 城市建设进展较快。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完成了港仔渡等8个地区、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市政项目和市区公交、环卫、园林、地下管网、内沟河整治等专项规划,规划覆盖率达83.5%。市政配套设施进一步健全。完成市区主次干道修整和地下排污管道疏浚清淤,继续抓好市区公厕、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填埋场建设,实施新华街、成功街人行道彩化工程;增开两条市区公交线;大力推进城区四个出入口形象工程和柳城大桥至南洪公路环岛、成功科技工业区至新华路城市道路建设;铺设新美路、港仔渡等地段给水管道4490米。旧村改造新村建设成效显著。21个市级试点村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共投入资金1.5亿元,拆除旧房39.3万平方米,新建房屋24.5万平方米,建设村级路网179公里。农村电网改造也取得积极成效。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加快改革步伐,提高服务质量,适应市场需求。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增加值217599万元,比上年增长12.2%。 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全社会货运量1919万吨,比上年增长16.2%,货运周转量257172万吨公里,增长12.9%;全年完成全社会客运量38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6%,客运周转量226000万人公里,增长12.0%。 邮电业务总量完成51462万元,比上年增长19.5%。全年新增程控局用交换机3.65万门,总容量已达到23.65万门。年末城乡用户电话达到186793部,比上年增加44336部。其中,市话18057部,农话168736部,分别增加2022部和42314部,全市电话普及率12.7部/百人。年末移动电话达到90353部,比上年增加37330部;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1部/百人。全年报刊杂志发行量2112.41万份,比上年增加137.45万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