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灵寿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8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三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省会城郊县,打造山水生态灵寿”这一总体目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抓落实,全县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一、综 合 全县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4.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5%。产业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第一产业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增加值9.46亿元,增长12.0%,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3%;第二产业增长较快,全年完成增加值33.26亿元,增长17.2%,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9%;第三产业全年完成增加值11.93亿元,增长9.5%,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8%。 小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非农业人口逐步增长。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22833人,比上年上升1.6%,其中非农业人口70919人,上升2.3%。人口出生率10.69‰,死亡率6.44‰,自然增长率4.26‰。 经济形势明显好转,职工工资稳定增长。年末全县单位从业人员14326人,其中,在岗职工14232人,比上年增长8.5%,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23545万元,增加4786万元,增长25.5%。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6734元,增加7284元,增长25.5%。 切实维护职工利益,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年末全县共有16704名在职职工参加养老保险,4735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养老金社会发放率为100%,农村社会保险参保3051人;城镇职工失业参保人数9581人,失业保险覆盖率99.8%;年未全县共244个单位、19975人参加了医疗保险,10292人参加了生育保险,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3.33%。全县农村居民有6525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居民有2513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全县有22154人次接受社会最低保障救助。全县福利院床位250张。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截至2008年底,全县民营企业发展到8328个(户),从业人员58684人,分别增长11.7%和4.0%。据测算,民营经济增加值为4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7.9%。民营经济上缴税金18789万元,同比上升37.9%,占全县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7.9%。民营经济已成为支撑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农 业 农业在政策效应下实现了较快增长。2008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7.48亿元,同比增长20.3%。其中农业产值7.60亿元,增长15.0%;畜牧业产值6.63亿元,增长24.9%;林业产值1.85亿元,增长0.8%;渔业产值1.10亿元,增长123.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30亿元,同比增长3.0%。全年粮食总产量为143375吨,总产量较上年增长9.8%,亩产313公斤,增长3.6%。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9个,生产基地增加到2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27.12%,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 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全县粮食种植面积增加26094亩,优质专用小麦和蔬菜瓜果等种植面积增加。生猪、肉鸡、蛋鸡、肉牛、奶牛、肉羊和特种养殖增长加快,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7.96%。全年造林面积4.6万亩,优质果品增加。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如下: 品名 单位 2008年 比上年±% 粮食 吨 143375 +9.8 油料 吨 4954 +2.6 棉花 吨 170 +1.8 蔬菜 吨 175612 +18.7 干鲜果 吨 30606 +1.9 肉类总产量 吨 22036 +4.9 其中:猪肉 吨 15412 +5.2 牛肉 吨 2753 +6.9 羊肉 吨 715 +3.9 禽肉 吨 2588 +3.0 禽蛋 吨 14400 +4.1 牛奶 吨 30845 +25.7 水产品 吨 10500 +10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