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通河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3)
体育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取得新进展。今年先后成功举办了全县中小学生速度滑冰比赛,中小学生环城赛,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全县职工篮球赛,全县农民篮球赛,贵人鸟中学生篮球赛,城镇中学生足球赛,全县中小学生乒乓球定级赛,“邮政杯”乒乓球赛,健身操赛等。参加了哈尔滨市农民篮球赛,哈尔滨市农民乒乓球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中,有16人次打破记录。在“全民健身活动月”活动中,开展了通河门球比赛,通河县体育舞蹈比赛,通河县秧歌大赛,通河县社区家庭运动会。在竟技体育上,通河县选出举重、田径代表队参加了哈尔滨市第十六届举重比赛,取得1枚金牌,参加哈尔滨市第十六届田径比赛,取得了3枚银牌,3枚铜牌。 四、人民生活 人口 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增强,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年末户籍总人口234935人,比上年增加4462人,增长1.9%。其中非农业人口10973人,增加3092人,非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比重为46.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男性人口120134人,增加2336人;女性人口114807人,增加2126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100)为104.5。当年新出生人口2486人,人口出生率10.6‰;死亡人口1317人,人口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长率5.0‰。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4.4%。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继续实施再就业工程,劳动就业人员稳定增加,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县从业人员89501人,比上年增长7.3%,其中单位从业人员18644人。在单位从业人员中在岗职工18347人。全县私营及个体劳动者等14042人,其中个体劳动者是3005人。全年共发放在岗职工工资15919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全县安置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1728人,年末全县登记失业人数1334人,比上年减少64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7%。 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覆盖面不断扩大。至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44个,参保职工8750人,其中个体工商户等参保数77人。全年养老金收缴率100%,支付率100%。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达100%。至年末全县共有159户参加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000人,国有企业参保率100%。至年末全县有76个单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61%,有工伤保险参保户129户,参保人员8743人。 城镇低保工作进展明显,基本实现应保尽保。至年末有7877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今年新增低保对象208户,503人,新增低保资金27117元,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330万元。 救灾捐助工作扎实有效。全县共投入救灾救济资金67万元,救济灾民,优抚对象特困户11289人,全年接受社会救助6.7万余元,捐赠衣物3000余件,救助困难群众1200人次。救助农村特困群众13616人,投入资金83万元。 居民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608元,比上年增长6.8%;人均消费支出3277元,比上年增长13.1%。在国家惠农的政策指引下,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4202元,比上年增长89.9%;人均生活费支出1765元,增长81.0%。县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达31.0%,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8.0%,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 居民储蓄 城乡居民储蓄继续增长。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7714万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城镇居民储蓄92960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农村居民储蓄24754万元,比上年增长7.9%。 居住 城乡居民居住继续改善。至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8.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9.4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68.0%,比上年提高三个百分点。 五、资源与环境保护 耕地 年末常用耕地72227公顷,其中旱田36982公顷,水田35245公顷。全年基建用地20公顷。 矿产资源 全县已发现的矿种为14个矿种,探明储量有7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1种,非金属矿产4种。 水资源 水资源比较丰富,河流纵横、泡沼棋布。松花江沿境123公里,纵有浓浓河、富拉浑河、大古洞河、岔林河、西北河、小古洞河六大水系。河流27条,泡沼275个,总水面40万亩,养殖水面10万亩。地表水年平均径流量为15.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20.05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4.85亿立方米。至年末全县共有水库12座,实际蓄水量155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517万立方米。全年降水量507.9毫米,比上年减少10.9毫米。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全县有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9人,有各种监测仪器共有39台件。 全年生活用水量747万吨,工业用水量1吨。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排放量为486万吨,其中生活污水485.5万吨,工业废水0.5万吨。 2004年大气总悬浮颗粒0.285毫克/立方米,比上年减少0.013毫克/立方米。其污染指数均在155—180之间属轻度污染。其总体的污染物浓度平均下降10.0 %。 从监测情况看,通河镇的整体区域环境噪声水平较好,Ⅱ类区二、四季度超标2-4分贝。其它区域均符合标准;一、二季度的等效声级超标率在32%左右;三、四季度则明显好转,达到所有的噪声监测区域均符合相应区域的环境标准。 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造成农产品不合格和土地板结,土质退化。随着全民环境意识的提高,以及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土壤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