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通河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十二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总体思路,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打特色牌,走产业路,集中精力抓好“稻、牧、林、矿、药”五大产业,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实现了较大的突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城镇建设不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改善、提高。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三大产业全面增长。经初步测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4438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第一产业增加值58649万元,增长35.1%,增幅比上年提高22.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4.7%,拉动经济增长17.1%;第二产业增加值46897万元,增长4.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4%,拉动经济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38837万元,比上年增长5.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9%,拉动经济增长3.4%。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由上年32.8%:37.5%:29.7%调整为40.6%:32.5%:26.9%。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全口径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857万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355万元,比上年增长5.9%;全县财政支出24389万元,比上年增长24.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22823万元,比上年增长19.1%,较好地保证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51万元,比上年增长9.1%。国有经济投资完成17661万元,比上年下降0.7%;非国有经济投资完成12930万元,比上年增长32.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上年的35.5%,上升为43.0%。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工业完成投资5440万元,比上年增长73.5%。 全县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28个,施工项目35个,竣工项目24个。 农业 农业经济发展加快,优化了产业结构。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961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5.8%。其中:农业产值实现59601万元,比上年增长63.4%;林业产值实现12993万元,比上年增长2.0%;牧业产值实现20051万元,比上年增长12.7%;渔业产值实现5067万元,比上年下降4.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实现1902万元。养殖业(畜牧业与渔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5.2%。 种植业结构又有新变化,优质农作物播种面积继续加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播种面积比例为96.5:3.0:0.5。农作物优质品种覆盖率达95.0%。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占水田面积98.0%,绿色食品种植面积40万亩,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达5个。 粮食生产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畜牧业发展快、潜力大,畜产品产量继续增加。全年粮食总产量达3.1亿公斤,比上年增长114.8%,比历史最高的1997年增长19.6%。其中水稻产量2.0亿公斤,比上年增长95.8%;玉米产量0.5亿公斤,比上年增长177.3%;大豆产量0.5亿公斤,比上年增长170.6%。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下降,产量有升有降。全年油料产量370吨,比上年增长14.9%;甜菜产量450吨,比上年下降82.0%;烟叶产量401吨,比上年下降21.2%;蔬菜产量52416吨,比上年增长31.9%。畜牧业实现快速增长,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全县大牲畜存栏27081头,比上年增长22.3%,其中:牛存栏25032头,比上年增长28.9%。猪存栏57498头,比上年增长21.4%;羊存栏32480只,比上年增长73.6%;禽存栏544528只,比上年增长14.9%。牛出栏9976头,比上年增长71.8%;猪出栏53990头,比上年增长9.5%;羊出栏15880只,比上年增长36.0%;禽出栏1428186只,比上年增长93.1%,其中:大鹅出栏925070只,比上年增长219.2%。牛肉产量1496吨、羊肉产量231吨、猪肉产量4317吨、禽肉产量2855吨、禽蛋产量3160吨,奶产量434吨,分别比上年增长71.8%、32.0%、9.4%、93.0%、17.4%、178.3%。 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农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截止12月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3%。全年农业生产资金投入13981万元,比上年增长7.9%。化肥投入(折纯)10311吨,比上年增长33.0%。农村用电量241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7.5%。全年有效灌溉面积35295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880公顷。 乡镇企业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全县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4920万元,比上年增长11.5%;实交税金1412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实现净利润4914万元,比上年增长13.0%。 工业 工业结构调整加快,逐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4322万元,比上年增长5.6%,实现工业增加值39114万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847万元,比上年增长4.7%。实现增加值11404万元,比上年增长30.2%。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6237万元,比上年增长4.8%,占全口径工业总产值比重为94.8%。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逐步提高。截止12月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5.4%,比上年提高33.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494万元,比上年增长187.8%;实现税金1853万元,比上年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3.9%,比上年增长7.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柳编制品 件 8248 228.6 发电量 万千瓦时 1122 4.7 豆奶粉 吨 1458 自来水 吨 420000 -9.2 水晶工艺品 件 1432 大米 吨 74076 15.3 锯材 立方米 7235 -23.3 中成药 吨 93.9 -10.6 片剂 产量 15 7.1 建筑业与城镇建设 建筑业持续发展,市场不断得到规范,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全县共有建筑企业5户。全口径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783万元,比上年增长8.4%。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建设再上新台阶。全县实施了“双九工程”,在建工程19项,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拆迁103户,面积6400平方米,硬化道路5条,绿化道路2900延长米。完成地下排水2890延长米,改造和新铺供热管线2240延长米。投资100万元铺设通讯管线42公里。建停车场2处,扩建公厕2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