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双城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0-02-05 哈尔滨市双城市统计局

邮电通讯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102万元,比上年增长32.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437万元,增长18.1%,电信业务总量18665万元,增长34.2%。年末全市电话装机总户数134170户,比上年增长2%。其中,市话用户51555户,增长3.6%;农话用户82615户,增长1%;移动电话用户182423户,增长15%。互联网用户6260户,增长11.8%。

六、贸易业

城乡消费品市场活跃,市场销售不断增强。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实现189105万元,比上年增长11.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实现4491万元,增长9.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11062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市的消费品零售额为254770万元,增长9.9%;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6292万元,增长10.8%。从分类看,食品类为146199万元,增长10.6%;衣着类为68434万元,增长9.8%;用品类为71544万元,增长10.6%;燃烧类为24885万元,增长10.2%。

外贸出口大幅增长,进口减少加大。全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5950万美元,比上年降低5.2%。其中,出口4320万美元,增长59.6%;进口1630万美元,下降118.8%。

七、金融、保险业

金融业大幅增长。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8031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企业存款额37660万元,增长9.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4376万元,增长1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7864万元,增长26.1%。

保险事业不断完善。至年末,全市有各类保险机构7家,全年保费收入8519万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36万元,增长64.1%;人寿险保费收入6983万元,增长11.7%。全年保险赔款和给付890万元,比上年增长12.5%。

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至年末,全市共有中小学校356所,高等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中学在校生49763人,女生21271。其中,高中在校生19767人,初中在校生30753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026人,特殊学校在校生79人,小学在校生46710人,女生22234。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4500人。

全市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总数6208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380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197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631人,小学专任教师3001人。科技事业稳步发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9980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1132人,中级职称以上人数4411人,初级职称人数5297人。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28项,专利申请授权量3项,其中,发明1项。全年科技三项费用支出700万元。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繁荣发展。至年末,全市拥有演出放映单位3个。戏剧团体1个。戏剧、电影演出场次240场,观众250千人次。文化馆1个,展出场次12场,观众12千人次。图书馆1个,藏书7.4万册,阅览室1个,接待读者18千人次。电视台1座,电视节目制作360小时。广播电台1个,全年播发稿件2409件。乡镇广播放大室23个,村级广播室246个。通有线电视的村128个,有线电视用户15000户,电视人口覆盖率100%。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有体育设施10处,专项训练人员11人,业余体校1所,市办竞赛12次,体育达标人数92867人,经常性活动人数29.9万人次。参加哈市竞技体育比赛荣获青少年摔跤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青少年举重团体总分第二名,少年田径团体总分第七名。参加哈市太极拳比赛获得七枚金牌,八枚银牌,五枚铜牌。获得青少年游泳比赛一枚金牌,围棋个人第一名,象棋个人第六名。

城乡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至年末,全市共有医疗机构29个,其中,医院3个,卫生院24个,专科疾病防止院1所,妇幼保健站1个。共有卫生床位1060张,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265人。其中,执业医师450人,执业助理医师194,注册护士244人,药剂人员105人,检验人员80。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至年末,全市总人口807312人。其中,男性人口410722人,女性人口396590人,农业人口639559人,非农业人口167753人,出生7067人,死亡5742人。全市人口出生率8.7‰,人口死亡率7.1‰,人口自然增长率1.6‰。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71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4618元,增长6.6%。全市从业人员年平均报酬13121元,增长2.3%。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001元,增长2.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4376万元,增长1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8%。

劳动就业渠道拓宽,结构日趋合理。年末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22915人,在岗职工平均人数22150人。安置城镇就业和再就业人数3981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561人,城镇领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891人,城镇劳务输出人数72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3%。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增强,至年末,全市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4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926个,城镇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新增人数1538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新增人数1620人,参加失业保险新增人数1049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718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920人,农村传统救济人数2250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440570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72437人。

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2006年全市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3.38%。

2006年全市有自然保护区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0429公顷,森林面积8867公顷,当年造林面积867公顷。环境污染治理本年完成投资3244万元。污水处理厂3座,垃圾处理站1个。工业废水排放量129万吨,工业烟尘排放量295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烟尘控制区总面积11平方公里,高污染燃料禁烧区总面积11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总面积80平方公里。

2006年全市交通事故140件,比去年减少了33件;刑事案件立案数1020件,减少了100件;犯罪人数366人,减少了29人;民事案件发案2614件,增加了197件。

注:

1、本公报为年度初步统计数。

2、人口数为双城市公安局户籍人口数

3、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各行业增加值,产值等绝对数均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各行业数据均来自各主管部门的年度统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