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呼兰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2-05 哈尔滨市呼兰区统计局

2005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建设强区,振兴呼兰”的主题目标,坚决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实现了2005年呼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全面完成了“十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经济总量

全年实现呼兰区生产总值99556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第一产业增加值205132万元,增长9.1%;第二产业增加值467033万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323397万元,增长11.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7.2%、52.9%、29.9%。其中:工业贡献率为44.6%。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1:46.0:32.9调整为20.6:46.9:32.5。

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全区全口径财政预算收入实现60088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704万元,比上年增长10.2%。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总量继续扩大。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0422万元,比上年增长32.7%。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7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21831万元,增长0.5%;房地产开发投资84361万元,增长133.9%。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市投资额的比重为12.0%,对全市投资的增长起到了拉动作用。从三次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1313万元,所占比重0.6%;第二产业投资47145万元,所占比重21.4%;第三产业投资171764万元,所占比重为78%。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完成投资51109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3.2%;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169313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6.8%。

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7198万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农业总产值161547万元,增长5.5%;林业总产值3830万元,增长9.5%;牧业总产值237803万元,增长11.8%;渔业总产值9779万元,增长8.9%;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4239万元,增长5.3%。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7%。

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6.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6.18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为95%。在粮食作物中,玉米115万亩,比上年增长1.0%;大豆52.7万亩,比上年下降2.5%;水稻14.7万亩,比上年增长9.6%。

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量166242万斤,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玉米124787万斤,增长14.1%;大豆17504万斤,增长6.3%;水稻14763万斤,增长0.46%。

畜产品产量继续增加。全区生猪饲养量694409头;黄牛及肉牛饲养量90814头,增长6.5%;奶牛存栏20110头,增长11.2%,家禽饲养量5900万只,增长7.0%。全年肉类总产量156880吨,增长6.8%。其中:猪肉产量52685吨,增长2.1%。牛肉产量5959吨,增长13.5%;禽肉产量97292吨,增长9.2%;奶类产量45047吨,增长46.1%;禽蛋产量28934吨,增长3.7%。水产品产量7600吨,增长7.2%。

至年末,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2.6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化肥投入(折纯)27715吨,增长1.1%;农村用电量8670万千瓦时,增长10.3%。

工业

工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区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41902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0020万元,增长18.8%;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249001万元,增长12.6%。全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70026万元,同比增长1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8949万元,增长19.6%;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970077万元,增长12.5%。在全部工业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342340万元,重工业实现增加值76681万元。

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到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9.58,比上年提高9.26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5.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利税14991万元,同比增长31.6%,其中:实现利润7287万元,同比增长26.0%;税金7703万元,同比增长0.8%。

国内贸易

城乡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全年实现增加值72180万元,比上年增长12.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498万元,比上年增长15.7%。

消费结构趋势合理。在全部消费品中,吃的商品零售额84859万元,增长13.5%,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40.7%;穿的商品零售额51082万元,增长18.1%,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24.5%;用的商品零售额64009万元,增长14.2%,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30.7%。

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至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6个,市场成交额182225万元,比上年增长4.8%。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132622万元,比上年增长15.5%。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944万元,比上年增长5.9%。全年发送信函607197件,比上年下降26.6%;特快专递40642件,比上年增长55.9%。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7628万元,增长17.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82060户,比上年增加1139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94735户,农村电话用户87325户。

金融保险业

金融保险业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全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26466万元。其中: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1610万元,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856万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94507万元,比上年增长14.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42974万元,比上年减少17.1%。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5213万元,同比增长4.4%。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84361万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38.3%。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97.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2.3万平方米。

房地产市场日趋活跃。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7.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5.8%;商品房销售额8.1亿元,比上年增长268%。

市场价格

物价形势相对稳定,市场价格略有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升1.9%;烟酒及用品类上升0.3%;衣着类上升0.1%;交通和通信类上升0.7%;居住类上升4.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与上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