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南岗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2-05 哈尔滨市南岗区统计局

2005年,全区上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首善之区,构建和谐南岗”这个主题,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快发展,推动协调发展,促进高效发展,全区经济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初步核算,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5,016万元,同比增长20%(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036万元,同比增长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79,855万元,同比增长19.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66,125万元,同比增长21.2%。三次产业结构由2004年的2:45.4:52.6调整为1.8:45.1:53.1。

2005年全区实现利润总额259,743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2.3%,同比增长34.8%。累计上缴税金135,441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4.5%,同比增长36.6%。完成总产值3,408,79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8.4%,同比增长30.7%。实现销售收入4,372,882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9.6%,同比增长31.5%。

一、农业

1、农业生产在调整中平稳发展。据预产调查,粮食总产量达9,655吨,比去年减少255吨,同比下降2.5%。其中,谷物生产8,938吨,比去年减少599吨,同比下降6.3%;玉米产量达8,848吨,比去年增加2,461吨,同比增长38.5%;大豆产量717吨,比去年增加344吨,同比增长92.2%。

2、畜牧业生产形势喜人。2005年全区畜牧业产值占全区农林牧副渔产值的50%,比去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年大牲畜存栏9,536头,同比增长11.7%。其中:牛存栏9,237头,同比增长11.9%;生猪存栏32,914头,同比增长5.5%;家禽存栏73.5万只,同比下降8.8%;羊存栏7,000只,同比增长4.8%。各种畜产品产量均不同程度增长。全年猪肉产量3,275吨,同比增长7.1%;牛肉产量201吨,同比增长21.8%;羊肉产量106吨,同比增长5%;禽肉产量2,600吨,同比增长1.4%;禽蛋产量7,700吨,同比增长8.1%;牛奶产量28,800吨,同比增长16.9%。

3、农业科技投入趋缓,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全年共投入农业科技资金5,600万元,同比下降6.7%。受中央经济会议和各项惠农政策影响,据抽样调查测算,全区农民人均收入2005年末达到5,311元/人,同比增长6.2%。

4、乡镇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完成总产值1,136,745万元,同比增长21.6%;实现销售收入1,111,922万元,同比增长23.9%;利润总额67,139万元,同比增长21.8%;税收24,356万元,同比增长21.2%。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1.71亿元,同比增长19.1%;完成工业总产值189.5亿元,同比增长25.8%;实现销售收入179.4亿元,同比增长2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7.2亿元,同比增长19.2%;实现销售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21.6%;实现利税2.1亿元,同比增长37.3%。街道工业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的比重越来越大,今年达到51.4%,比去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工业产品销售率94.5%;总资产贡献率7.6%;资产保值增值率83.5%;资产负债率62.55%;流动资产周转次数0.71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0.55%;全员劳动生产率124,483元/人。

建筑开发业市场不断规范,工程质量继续提高,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全区现有区属大型建筑企业4家,年施工能力100多万平方米。2005年建筑业完成产值(区属,下同)502,377万元,实现利润30,525万元,上缴税金18,94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8.8%、33.4%、17.2%。建筑施工质量合格率100%,工程优质率达55%。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950万元,同比增长81.2%。从投资渠道看,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分别完成投资额64,629万元和12,321万元。按投资的构成分,建筑工程完成48,802万元,安装工程完成3,279万元,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5,027万元,其他费用完成19,842万元。本年新增固定资产26,583万元,本年施工房屋面积182,001平方米,本年竣工房屋面积98,425平方米。

三、第三产业

在推进秋林商圈围合区域业态的调整与整合中,2005年我区新引进了36家品牌店、专卖店入驻特色街区发展。修订完善沿河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房地产项目专项策略规划,修缮了莫斯科大剧院,组织开展了“马家沟河十里冰雪长廊”、“旅游文化年”等特色经贸文化活动。新建扩建哈达果品批发、鑫海城装饰材料等市场10处,投资额达12亿元。区域房地产开发、信息中介、金融、保险等多种业态竞相发展,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566,125万元,同比增长21.2%。其中:运输邮电仓储业完成50,300万元、批发零售餐饮业完成293,800万元、房地产业完成13,225万元、其他服务业完成208,8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9.3%、22.6%、16.5%和19.4%。

社区建设进一步加强,拓展空间更加广阔。本着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宗旨,通过社区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及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行业的带动,来促进我区服务业发展。2005年全区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40.2%;实现利润15,8734万元,同比增长59%。

四、民营科技企业

民营科技经营充满活力。2005年民营科技企业已达1,400户,年注册资金3.8亿元,实现产值90亿元,同比增长20%,创利税14亿元,同比增长26.1%。民营科技企业占全区工业经济份额的47.5%,比去年下降2.3个百分点。

五、个体私营经济

个体私营经济稳步发展。2005年个体私营经济实现销售收入1,151,090万元,同比增长31.7%。个体私营业户达到31,904户,同比增长14.5%。其中:个体工商21.503户,私营企业10,401户。注册总资本达78.6亿元,同比增长30.6%。从业人员158,622人,同比增长16.8%。其中:个体工商户38,422人,私营企业120,200人。

六、对外经济

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推进招商引资工作。2005年我区组织实施了招商引资“双百工程”,结合区域改造和园区建设,为招商引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先后引进了黑龙江益民集团、福怡房地产等重点项目和企业入区;充分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经贸洽谈活动。对美对俄招商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拓展了合作领域,引进了一大批投资合作项目。全年共完成招商引资2,068项,协议引资101亿元;合同利用外资5,73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667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06%和120.1%;完成国内经济技术签合作协议额18.47亿元,实际到位18.4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42%和112%,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63,295万美元,同比增长21.4%,其中:出口总值20,544万美元,同比增长37.6%。七、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