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南岗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年,全区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引领新发展、实现新飞跃”的发展要求,认清形势,突出重点,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励精图治,奋力拼搏,实现了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初步核算,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8,092万元,同比增长19.5%(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280万元,同比增长6.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66,301万元,同比增长1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91,511万元,同比增长21.3%。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8:45.1:53.1调整为1.6:44.3:54.1,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2006年全区完成总产值4,304,83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5.2%,同比增长26.3%。实现销售收入5,428,52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3.8%,同比增长24.1%。实现利润总额319,931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2.4%,同比增长23.2%。实现实缴税金167,746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3%,同比增长23.9%。 一、农业 1、农业生产形势趋好。据预产调查,粮食总产量达10,575吨,比去年增加920吨,同比增长9.5%。其中,谷物生产10,033吨,比去年增加1,095吨,同比增长12.3%;玉米产量达9,988吨,比去年增加1,140吨,同比增长12.9%;大豆产量542吨,比去年减少175吨,同比下降24.4%。 2、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2006年全区畜牧业产值占全区农林牧副渔产值的50.1%,比去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全年大牲畜存栏10,303头,同比增长8%。其中:牛存栏9,982头,同比增长8.1%;生猪存栏34,948头,同比增长6.2%;家禽存栏87.7万只,同比下降19.3%;羊存栏7,000只,与去年持平。各种畜产品产量均不同程度增长。全年猪肉产量3,620吨,同比增长10.5%;牛肉产量201吨,与去年持平;羊肉产量109吨,同比增长2.8%;禽肉产量2,600吨,与去年持平;禽蛋产量7,600吨,同比下降1.3%;牛奶产量34,000吨,同比增长18.1%。 3、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减少。全年共投入农业科技资金4,039万元,同比下降27.9%。在中央提出加大支持三农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各项惠农政策影响下,通过抽样调查测算,测得全区农民人均收入2006年末达到5,630元/人,同比增长6%。 4、乡镇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完成总产值1,388,814万元,同比增长22.2%;实现销售收入1,352,080万元,同比增长21.6%;实现利润总额81,248万元,同比增长21%;实现实缴税金28,283万元,同比增长16.1%。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9.51亿元,同比增长17.8%;完成工业总产值237.1亿元,同比增长25.1%;实现销售收入222.8亿元,同比增长24.2%。目前全区(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72户,完成总产值(区域)67.4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增加值22.8亿元,同比增长26.5%;实现利税20.4亿元,同比增长13.9%。街道工业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的比重越来越大,今年达到53.3%,比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3.3%;比去年下降1.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30,851元/人,同比增长23.4%。 建筑房地产开发业市场十分活跃,固定资产投资势头强劲。2006年全区现有资质建筑企业285家(区域),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32,726万元,其中:建筑工程产值528,559万元、安装工程产值90,672万元、其他产值13,495万元。本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169,162平方米。本年建筑房屋竣工面积2,097,409平方米。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3,957万元(区域),同比增长27.9%,其中:房地产投资349,190万元,投资项目单位完成投资544,767万元,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喜人。 三、第三产业 2006年,我区第三产业在以增强业态聚合功能为重点,先后对了果戈里大街、印度风情街等一批特色商业街进行了整合,实施了俄罗斯河园酒吧集聚区、莫斯科大剧院等牵动性项目建设,辟建了会展景观通道,启动了文庙区域整治,商贸流通、旅游观光以及会展经济等产业不断壮大,区域房地产开发、信息中介、金融、保险等多种业态竞相发展,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91,511万元,同比增长21.3%。其中:运输邮电仓储业完成55,336万元,同比增长6.6%;批发零售业完成245,392万元,同比增长33.9%,住宿餐饮业完成150,023万元,同比增长34.8%;房地产业完成14,707万元,同比增长8.4%;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完成24,454万元,同比增长10%;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完成201,600万元,同比增长7.1%。 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不断加强,拓展空间更加广阔。本着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宗旨,通过社区科技信息咨询及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行业的带动,促进了我区服务业发展。2006年全区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74,755万元,同比增长31.3%;实现利润21,970万元,同比增长38.4%,实现实缴税金12,973万元,同比增长38.5%。 四、民营科技企业 民营科技企业不断壮大。2006年民营科技企业1,400户,年注册资金2.2亿元,实现产值101亿元,同比增长12.2%,创利税15.3亿元,同比增长9.3%。民营科技企业占全区工业经济份额的42.6%,比去年下降4.9个百分点。 五、个体私营经济 个体私营经济稳步发展。2006年个体私营经济实现销售收入1,194,513万元,同比增长3.8%。个体私营业户达到45,139户,同比增长41.5%。其中:个体工商33,778户,私营企业11,361户。注册总资本达107.8亿元,同比增长37.2%。从业人员98,485人,同比下降37.9%。其中:个体工商户41,146人,私营企业57,339人。 六、对外经济 坚持以发挥区位优势、挖掘整合资源为重点,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推进招商引资工作。2006年结合区域改造和园区建设,为招商引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较好效果。全年共完成招商引资2,103项,协议引资120亿元,为年计划的100%;资金到位额54.5亿元,为年计划的109%;完成经济技术合作项目32项,资金到位额18.2亿元,为年计划的101%;完成合同利用外资7,06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201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00%;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73,961万美元,同比下降9.7%。 七、改革工作 各项改革继续深入。2006年我区坚持国有企业改革与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和城区改造相结合,把引入战略投资者作为国企改革的关键环节来抓,扎实推进国企改革,全年完成102户企业改制任务,发放并轨资金1.69亿元,改制面91%。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活力。全面完成农村税费改革,实现农民税赋零负担,加快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实现税收属地化管理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效的聚合了财力。医疗卫生,教育体制,劳动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继续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