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南岗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7年,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落实中央经济会议精神,围绕“引领新发展、实现新飞跃”这个主题,以调整结构、改革开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区综合实力继续提升,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发展潜力不断提高,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初步核算,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70,136万元,同比增长15%(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590万元,同比增长6.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45,595万元,同比增长1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02,951万元,同比增长16%。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6:44.3:54.1调整为1.6:43.9:54.5,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007年全区完成总产值5,186,954万元,同比增长20.5%。实现销售收入6,551,817万元,同比增长20.7%。实现利润总额385,690万元,同比增长20.6%。实现实缴税金204,310万元,同比增长24.8%。 一、农业 1、粮食产量下降。据预产调查,粮食总产量达8,208吨,比去年减少2,367吨,同比下降22.4%。其中,谷物生产7,804吨,比去年减少2,229吨,同比下降22.2%;玉米产量达7,774吨,比去年减少2,214吨,同比下降22.2%;大豆产量404吨,比去年减少138吨,同比下降25.5%。 2、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2007年全区畜牧业产值占全区农林牧副渔产值的50.7%,比去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年大牲畜存栏6,317头。其中:牛存栏6,068头;生猪存栏32,906头;家禽存栏84.7万只;羊存栏6,232只。各种畜产品产量增减程度不同。全年猪肉产量2,704吨,同比下降25.3%;牛肉产量134吨, 同比下降33.3%;羊肉产量96吨, 同比下降11.9%;禽肉产量2,934吨, 同比增长12.8%;禽蛋产量11,710吨,同比增长54.1%;牛奶产量18,430吨, 同比下降45.8%。 3、农民生活继续改善,农业科技投入持续增加。2007年共投入农业科技资金4,200万元,同比增长3.9%。加大了支持三农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6,000元,达到6,080元/人,同比增长8%。 4、乡镇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完成总产值1,624,916万元, 同比增长17%;实现销售收入1,585,373万元,同比增长17.3%;实现利润总额95,061万元,同比增长17%;实现实缴税金33,132万元, 同比增长17.1%。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6.4亿元, 同比增长13.8%;完成工业总产值284.5亿元, 同比增长19.9%;实现销售收入268.3亿元, 同比增长20.4%。目前全区(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68户,完成总产值(区域)173.7亿元, 同比增长7.3%;完成增加值35.7亿元, 同比增长7.5%;实现利税25.3亿元, 同比增长26.6%。街道工业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比重的稳步增长,今年达到53.4%,比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7.5%;比去年提高4.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16,006元/人,同比增长33.3%。 建筑房地产开发业市场十分活跃,固定资产投资势头强劲。2007年全区现有资质建筑企业264家(区域),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45,787万元,其中:建筑工程产值628,444万元、安装工程产值86,991万元、其他产值30,352万元。本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221,415平方米,本年建筑房屋竣工面积2,495,268平方米。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47,361万元(区域),同比增长39.5%,其中:房地产投资333,486万元,投资项目单位完成投资913,875万元,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喜人。 三、第三产业 2007年, 第三产业以培育和建设现代服务业大项目为牵动,改造升级传统商贸服务业。重点推进了百脑汇咨讯、哈达农产品物流中心、爱德智能停车场等39个项目,支持了黑大软件园、哈理工创业中心等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建设,扶持了黑大高科、伊斯特等12户服务外包企业。以市场手段整合旅游资源要素,借助第23届冰雪节、首届中国哈尔滨动漫周等有利契机,成功举办了区第四届旅游文化节,增添了“农耕节”、“乡下有我三分田”、“金秋李子采摘游”等特色旅游项目,扩大了区域特色旅游项目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802,951万元,同比增长16%。其中:运输邮电仓储业完成63,736万元,同比增长14%;批发零售业完成278,476万元,同比增长15.4%,住宿餐饮业完成168,935万元, 同比增长14.6%;房地产业完成17,487万元,同比增长13.9%;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完成28,298万元,同比增长15.3%;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完成246,018万元, 同比增长18.5%。 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不断加强,拓展空间更加广阔。本着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宗旨,通过社区科技信息咨询及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行业的带动,促进了我区服务业发展。2006年全区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50,083万元,同比增长27.4%;实现利润25,992万元,同比增长18.3%;实现实缴税金15,921万元, 同比增长22.7%。 四、民营科技企业 民营科技企业不断壮大。2007年民营科技企业1,400户,年注册资金4.6亿元,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10亿元,同比增长8.9%,创利税16亿元,同比增长4.5%。民营科技企业占全区工业经济份额的38.6%,比去年下降4个百分点。 五、个体私营经济 个体私营经济稳步发展。2007年末全区个体私营业户达到36,742户,其中:个体工商22,454户,私营企业14,288户。注册总资本达 109.8亿元,同比增长1.9%。从业人员107,798人,同比下降9.5%。其中:个体工商户41,181人,私营企业66,617人。 六、对外经济 坚持以发挥区位优势、挖掘整合资源为重点,通过挖掘潜能扩充载体,广泛联系拓宽渠道,招大引强注重实效等措施。结合区域改造和园区建设,为招商引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较好效果。全年共完成招商引资1,399项,资金到位额55.3亿元;完成国内经济技术合作项目28项,资金到位额18.6亿元,为年计划的103%,同比增长2.4%;完成实际利用外资项目22项,实际利用外资3,559.82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01.7%,同比增长11.2%;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77,508万美元,同比增长4.8%。 七、改革工作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2007年我区坚持国有企业改革与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和城区改造相结合,把引入战略投资者作为国企改革的关键环节来抓,扎实推进国企改革,国企改革攻坚克难。完成了6户国有企业改制任务,全区国企改制面达94%;启动了28户集体企业改制工作,完成6户集体企业改制任务。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活力。深入实施全就业和再就业先导工程,组织就业创业培训7,396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355个,发放小额贷款504万元,安置失业人员16,872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推进社会保险扩面,新增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年计划的458%和293%,发放失业保险金9,219万元。提高城镇低保补助标准,月人均补差额同比提高60%,共发放低保金2,572万元。采取政府补贴与购买公益性岗位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居家养老试点。启动了集敬老服务、残疾人养护、社会福利为一体的南岗敬老服务中心建设。实施了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和廉租住房分配工作,为598户居民发放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1794万元,为人均居住面积低于7平方米的123户居民发放廉租房补贴44万元。投资40万元为32户农村特困户和特困残疾人修建了住房。全面完成农村税费改革,实现农民税赋零负担,加快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实现税收属地化管理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效的聚合了财力。医疗卫生,教育体制,劳动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继续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