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南岗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八、城区建设和城区管理 城区环境和城区建设更加优美。哈西改造建设向纵深发展,实施了武威路、西安路等6条道路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拆迁房屋总面积6.9万平方米,挂牌出让土地60.8万平方米,形成了土地收益投入改造建设的资金循环链。完成了农民新居一期、六九联中以及工业园区4万平方米新厂房建设等重点项目。启动了新区发展大厦、“红房子”餐饮娱乐广场等项目建设。按照全市3年完成棚户区改造的工作部署,对全区11片棚户区开展了调查摸底及规划立项等前期工作。 城区环境不断优化。实施了东方不夜城广场、文昌街宣化街建筑节能改造、极乐寺文化旅游广场和马家沟河沿线人和桥、大成桥装饰改造等重点城建、绿化项目。成片改造理治等旧有小区庭院102个。建成宣德街等4处市民休闲广场。完成档案路、八元街等8条达标街路建设和背街巷改造,维修道路290条段13万平方米。建设南直路等3条生态景观大道、康宁路等6条绿化特色街、霁虹广场等4个彩化精品广场、海关街等6条垂直绿化街路,新植树木23.4万株,新增绿地面积38.7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9.8%。 城区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强化街面综合管理,城区视频监控覆盖率达50%以上。开展了清理乱贴乱画、拆除私建滥建等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视觉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建设垃圾压缩间 2座、新建和改建水冲公厕9 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推行环卫作业新机制,实行撤箱换袋、撤间倒运等办法,城区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环境保护持续加强。强化污染治理,关停不达标和违法排污生产企业12家。全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了86.8%,废气排放达标率90%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7.3%以上。 九、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实现新发展。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取得新成果,先后在我区召开了高中课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省市级现场会12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习共同体建设工作在全国介绍经验。职业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民办非学历教育和社区教育不断发展。建立了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奖励机制。完善了农村贫困学生教育救助制度,落实了农村学生“两免一补”政策,为低保家庭和农民工子女发放助学金62万元,1.1万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学生享受同等基础教育权利。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整合8所中小学校,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新建和维修18所中小学校,新增校舍面积6.2万平方米,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 群众文化事业取得新成果。以“第二届南岗文化年”为载体,开展了“南岗歌声”、“冰雪百花节”等活动,组织群众文艺演出和文化活动千余场,成功主办了“CCTV激情广场走进南岗”大型文艺演出。充分发挥“三馆一校”的辐射、带动和服务功能,提档升级19个社区文体活动庭院、广场,初步形成了“15分钟公共文化体育活动圈”。组织开展了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南岗区群众体育运动会等全民健身活动,我区荣获省级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标兵单位和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区称号。创新文化市场监管机制,文化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 公共卫生、残疾人等事业得到新加强。创建了大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级示范点,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得到了提升,全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全市介绍了经验。对困难居民就医实行了“三免四优惠” 政策,减免医疗费62万元。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2.4%。推进农村预防保健网络规范化建设,村级卫生所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实施了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和食品放心工程,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取得成效。我区承担的中英合作《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成效显著,被授予全国先进集体称号。继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创建活动。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7年,全区总人口1,046,063人,比上年下降0.36%。其中:市区人口1,005,621人,比上年下降0.4%。出生人口6,218人,比上年增长22.4%;死亡人口3,859人,比上年下降2.6%。全区人口出生率6.09‰,死亡率3.78‰,自然增长率2.31‰。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9.8%。 2007年,我区从业人数平均人数220,176人,其中:国有经济129,154人,集体经济12,920人,其他经济78,102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609,910万元,其中:国有经济445,310万元,集体经济13,777万元,其他经济150,823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