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南岗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0-02-05 哈尔滨市南岗区统计局

八、城区建设

城区环境和城区建设更加优美。全年融投资4.25亿元,2006年改造建设了果戈里大街、黄河路“北方园艺街”等11条景观街,推进了中山桥等桥体欧式风格改造,新建文昌桥下百姓广场等10处景观广场和中山路休闲岛,改造土路和铺装街路245条段,实施了新发、华山等53个小区的成片整治,改造庭院847个,城区基础设施功能进一步完善。建设了宁安路等3处生态林,新植树木74.4万株,新增绿地176万平方米。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力度,噪声达标覆盖率达到86.6%,全年大气环境质量达到或好于国家二级标准天数超过300天,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完成了“数字城管”平台一期建设,推进了单元化网络管理,通过加大城区管理和综合执法力度,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九、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以打造教育强区为目标,强化基础教育工作,围绕我区教育品牌,深化课程改革和德育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2006年筹资2.58亿元,新建、改建马家沟小学等15所城乡学校,全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通过了“双高”普九验收,高中毛入学率达到95%。组建了全省首家职业教育联合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体系。我区被确定为全国素质教育实验区、社区教育实验区,教师进修学校被评为国家级区(县)教师培训机构。以广泛宣传“八荣八耻”为主题,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未成年人教育工作跃居全国先进行列,公民道德水平和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充分发挥南岗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功能作用,开展了“南岗文化年”主题活动,组织了“南岗歌声”、“冰雪百花节”群众性文艺演出千余场,举办了“区域十佳”系列文化名人评比,扩大了群众参与程度,打造了区域文化品牌。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相继建成了南岗文化中心、区体育馆等活动场馆,辟建了各类文体活动场所近600个。我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区和全国体育先进单位。

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加强。全区共有医疗机构307个,区辖一、二级医院56个,卫生技术人员9,916人,同比增长1.1%,医疗床位9,101张,同比增长11.2%。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四级预警机制,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新建了乡级红旗卫生院和3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006年我区被评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和全国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6年,全区总人口1,049,895人,比上年增长4.8%。其中:市区人口1,009,718人,比上年增长4.9%。出生人口5,079人,比上年下降9.9%;死亡人口3,964人,比上年增长9.2%。全区人口出生率5.14‰,死亡率4.01‰,自然增长率1.13‰。

2006年,我区职工人数80,868人,比上年下降7.6%;职工工资总额95,793千元,比上年增长13.2%;职工平均工资13,283元/人,比上年增长37.4%,其中:国有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6,088元/人,比上年增长57.2%;集体企业职工平均工资5,373元/人,比上年下降1%;其他经济类型职工人均工资13,083元/人,比上年增长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