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南岗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全区经济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 2003年实现区属生产总值738,000万元,为年计划的104.3%,同比增长22%(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中:第一产业15,427万元,为年计划的102.8%,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337,485万元,为年计划的102.5%,同比增长19.6%;第三产业385,088万元,为年计划的105.9%,同比增长25.2%。实现利润总额153,279万元,为年计划的110.2%,比上年同期增长28.8%;累计上缴税金75,807万元,为年计划的106.7%,比上年增长24.8%。完成总产值2,082,779万元,为年计划的104.7%,比上年同期增长22.5%。 一、农业 农业生产成效显著。坚持以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区建设为牵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推进都市型农业发展,全面实施了设施园艺、畜牧养殖、标准化种植和生态观光四个功能区建设,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继续加大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830万元,同比增长5.3%,其中:农业产值8,800万元,林业产值1,698万元,牧业产值13,808万元,渔业产值80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444万元。 1、粮食生产喜获丰收。随着农业产品产量的增加,种植结构的调整,科技投入的加大,无公害、绿色优质产品比重的提高,粮豆总产达到5.80.2万公斤,同比下降21.2%,农业主辅换位步伐进一步加快,农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农业在种粮的同时更注重蔬菜种植结构的调整,2003年为城区提供9,612.9万公斤蔬菜,其中:无公害蔬菜6,434.4万公斤,占66.9%。畜牧业提供了充足的肉、蛋、奶,肉产品产量508万公斤,禽蛋672万公斤,牛奶2,145.7万公斤,全区大牲畜年末存栏6,941头,同比增长4.5%,奶牛存栏5,990头,同比增长16.3%。 2、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快发展。新打、维修机电井48眼,新增棚室面积543亩,退耕还林2,650亩,完成了红星生态小康村改造建设,初步形成了环境整洁、设施完备、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小康村雏形。农业综合开发代表全市接受国家“五期”项目验收,被评为全国优秀项目区。全区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543元,同比增长11.3%,农业投入4,189万元。 3、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销售收入7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1%,税收14,67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6%.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9.3%,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现有1,042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04.3亿元,比上年增长27.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4亿元,比上年增长36.4%。街道工业已占全区工业总量的56.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工业产品销售率99.8%;总资产贡献率12.3%;资产保值增值率100.9%;资产负债率56.5%;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08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18.7%;全员劳动生产率62,622元/人。 建筑开发业继续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区现有大型建筑企业4家,年施工能力100多万平方米,2003年建筑业完成产值241,315万元,实现利润15,169万元,上缴税金10,79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27.6%、32.6%。建筑施工质量合格率100%,工程优质率达55%。 三、第三产业 在市场周边环境改造的推动下,商贸饮食服务业的积聚效应持续强化。通过果戈里大街改造,辟建了大型民贸交易街区和一街两岸的酒吧聚集区,提升了中心商务区的积聚效应。结合房屋开发,不断扩大商业服务业的规模。大福源、好又多、国美电器等七处大型购物广场已建成开业,北业物流、国际汽车城和“紫荆阁中餐航母”等大型商服项目相继启动、在建和投入使用。依托文化园区、俄罗斯河园和国际会展中心,辟建了“第二届冰雪故事园”、“河体冰雪健身乐园”,举办了首届“中俄风情文化灯饰冬季博览会”和“走进南岗”大型会展,促进了会展经济的崛起和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房地产、金融、信息服务等多种业态不断拓展,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8.5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运输邮电仓储业完成4.54亿元、批发零售餐饮业完成20.1亿元、房地产业完成0.97亿元、其他服务业完成12.89亿元。2003年,全区已发展各类市场116处,全年交易总额达110亿元,同比增长22.2%。商饮业改革步伐加快,通过国有资本退出,民营资本注入,企业活力得到增强。2003年商饮业销售额103.9亿元,上缴税金39,88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7%和30.3%。 加快社区建设,拓展发展空间。通过社区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等新兴服务行业的带动,促进服务业发展。2003年全区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实现利润8,29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7%。 四、民营科技企业 民营科技经营成果显著。2003年民营科技企业已达1,400户,年注册资金2.2亿元,实现产值58亿元,创利税8.5亿元,民营科技企业占全区工业经济份额的46.9%。比去年提高2.7个百分点。 五、个体私营经济 个体私营经济稳步发展。2003年个体私营经济实现销售收入895,171万元,比上年下降27.2%。个体私营业户达到25,440户,比上年增15.7%。其中:个体工商17,940户,私营企业7,500户。注册总资本达49.9亿元,比上年增24.1%。从业人员115,273人,比上年增20.1%。其中:个体工商户31,438人,私营企业83,835人。 六、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成果喜人。2003年全区共完成各类招商引资项目900项,其中产值(含销售额)超千万元的大项目110项,协议引资80亿元,达产后将新增产值(含销售额)135.5亿元,新增税金5亿元。新增三资企业4户,协议外资额5,192万美元,到位外资额2,265万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480万美元。 七、改革工作 各项改革继续深入。2003年通过加大改革力度,国有商业企业改制率达到60%,区直工业企业、街道企业改制率分别达到85%和80%以上,下放企业改制率达到50%。全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0%和92%以上,下拨率达到100%。2003年全区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区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全部参保,适时启动了城中村改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