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道里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7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强力推进税源建设、园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对标定位、争先创优”活动,全力抓好创新发展思路、创建“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先行示范区等重点工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努力转变增长方式,经济活力显著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圆满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任务。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区生产总值11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亿元,增长8.3%;第二产业增加值45.8亿元,增长17.4%,其中工业增加值37.3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67.3亿元,增长25.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1:40.1:53.8调整为5.4:38.3:56.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4%、33.0%、64.6%。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7年全区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22.6%;完成区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3亿元,增长18.3%。其中个人所得税收入3465万元,增长42.5%;企业所得税收入4787万元,增长27.7%;营业税收入23384万元,增长23.4%;增值税收入5124万元,增长22.9%;房产税收入14989万元,增长22.6%。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1.6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教育支出为3.1亿元,增长16.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0亿元,增长62.4%;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亿元,同比下降2.2%。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全年完成投资总额105.8亿元,同比增长45.1%。其中:固定资产完成投资57亿元,增长30.4%,房地产完成投资48.8亿元,增长67.1%。 从三次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1.9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3.5亿元。 大项目建设工作效果显著。全区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的大项目29个,共完成投资76.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2.2%。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177个,施工项目193个,竣工项目169个,全年项目建成投产率87.6%。 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4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农业产值35852万元,增长8.0%;林业产值242万元,增长0.8%;畜牧业产值63699万元,增长8.2%;渔业产值1898万元,下降6.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733万元,增长17.2%。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比重为61.0%。 畜牧业生产规模化养殖稳步推进。全区共有各类牧业小区12个,畜产养殖专业户3260户,完成了畜禽疫病防控中心建设。全年肉类总产量1.6万吨,增长6.0%;奶类产量11.6万吨,增长6.0%;禽蛋产量2.2万吨,下降7.6%。水产品产量1783吨,增长6.8%。 无公害蔬菜发展成效显著。完善和新建现代农业采摘园等示范园区5个,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项目20多项,引进新品种30余个,种植业基地村发展到25个,科技种植大户达到315户,53个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全区蔬菜生产全部实现无公害,播种面积6351公顷,总产量22.0万吨,同比增长1.8%。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区农业生产化肥施用量(折纯)8941吨,增长0.5%;农村用电量6388万千瓦时,增长2.4%;新建温室、大棚214栋,新打机电井40眼。 劳务经济发展较快。全年全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8万人,占全区农村劳动力的47.0%,实现劳务收入1.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和5.0%。 工业 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全区79户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实现销售收入153.9亿元,增长18.3%;利税总额20.96亿元,增长25.5%;亏损企业亏损额0.33亿元,同比减亏48.5%。其中,区属48户规模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实现销售收入14.3亿元,增长26.1%;利税总额2.23亿元,增长62.1%;亏损企业亏损额0.09亿元,同比增亏53.5%。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不断提高。总资产贡献率为12.85%,资产负债率为54.05%,流动资金周转率为1.89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8.41%,产品销售率为95.7%,全员劳动生产率为9.6万元/人。 建筑业 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区210户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7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50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8%;竣工面积为20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2%;竣工价值23.40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税金总额2.4亿元,与上年持平;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9万元/人。 国内、外贸易 城乡消费品市场稳步扩大。全年全区实现商贸销售总额259.3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73户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销售总额为175.9亿元,增长27.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亿元,增长24.4%。在全区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零售额中,金银珠宝类增长81.4%,日用品类增长38.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9.8%,中西药品类增长33.4%,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0.9%,石油及制品类比上年增长30.6%,汽车类增长25.4%。 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0亿美元,同比增长40.8%。其中,出口18449万美元,增长49.1%;进口1848.4万美元,下降9.5%。进出口相抵,顺差达16601万美元,比上年增加5910万美元。 招商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引进内资项目629个,完成到位额30.6亿元,其中引进千万元以上大项目42个;引进外资项目14个,实际利用外资额2672万美元,同比增长22.7%。 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全区在工商部门登记的个体私营业户2.1万户,同比增加2406户;注册资金123.4亿元,增长7.6%;完成销售收入(总产值)105.7亿元,增长10.0%。其中:私营企业户数为8168户,增加1375户;注册资金为111.3亿元,增长7.2%;完成销售收入(总产值)31.7亿元,增长10.0%;个体工商户数为1.3万户,增加1031户;注册资金为12.1亿元,增长11.0%;完成销售收入(总产值)为73.9亿元,增长10.0%。 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结构调整优化。在全区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6%;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90.8亿元,增长23.2%,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6.0%。 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道路建设进展明显。投资1142万元,完成了抚顺街、民安街、民众街等3条面积6.2万平方米的道路改造工程;投资624万元完成了安国街、建国街、安广街、安化街、安信街等5条达标街路人行道铺装改造建设工程;投资346万元,维修道路建国北六、建国北二、工部街、透笼街等69条;投资147万元,挖掘复旧河洲街、北安街等28条。打造了经纬街、友谊路等7条灯饰景观街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