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道里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5年,道里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按照“聚精会神抓经济、开拓创新谋发展、执政为民建小康”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和深化各项改革,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全区经济在结构不断优化和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的基础上呈现稳定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农业生产获得全面丰收,工业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消费市场稳中趋旺,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圆满地完成了区第十三届三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区生产总值80514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000万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325300万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426840万元,增长23.9%。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7.5:41.3:51.2调整为6.6:40.4:53.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4%、37.1%、60.5%。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5年全区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43501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7791万元,增长17.7%,其中:增值税完成4270万元,增长11.9%;营业税完成14554万元,增长10.9%;企业所得税3072万元,增长36.5%;个人所得税2687万元,增长16.8%;房产税12282万元,下降16.3%。一般预算财政支出78271万元,增长22.6%,其中:教育支出所占比重较大,支出为23119万元,增长5.6%;行政管理费由于岗位津贴、通讯费和滚动工资的增加,支出9069万元,增长31.8%;应对处置松花江水污染卫生防疫费用增加,医疗卫生支出3303万元,增长35%。 农业 农业获得全面丰收。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215万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农业产值31211万元,增长4.9%;畜牧业产值55484万元,增长8.4%;林业产值233万元,渔业产值2166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121万元。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比重超过60%,高于种植业26.6个百分点。蔬菜播种面积5953公顷,商品量20.7万吨,其中:绿色蔬菜播种面积53.3公顷,商品量3290吨;无公害蔬菜播种面积5899公顷,商品量20.4万吨。 贯彻中央实行的“一免三补”惠农政策,使农民直接得到实惠924.2万元,其中农业税减免580万元,粮食直补310万元,优良品种补贴14.2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20万元,为农民人均增收85元。 畜牧业突出发展奶牛业,稳定生猪、蛋鸡生产,全年奶牛存栏30332头,同比增长8%;生猪存栏72155头,同比增长8.8%;蛋鸡存栏261万只,同比增长2.3%;山绵羊存栏37633只,同比增长39.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区总投入1497.4万元(不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其中:中省投134.2万元、市投190万元、区投65万元、自筹1108.2万元。新建日光节能温室24栋,永久性菜窖5000平方米;新打机电井32眼、配套机电井12眼,新打小井160眼;铺设地埋管1000延长米、大棚滴灌8套,节水灌溉面积308亩,修建红砖、水泥、砂石路35公里。 工业 工业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全年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66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0%;实现销售收入1274540万元,增长22.4%;利润总额74893万元,增长97.3%;税金总额87403万元,增长15.0%。其中,区属49户规模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03278万元,比上年增长15.6%;实现销售收入102383万元,增长14.3%;工业增加值33931万元,增长20.0%;利税总额9530万元,增长69.5%;亏损企业亏损额418万元,同比减亏72.6%。总资产贡献率为7.5%,资产负债率为56.4%,流动资金周转率为1.3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7.1%,产品销售率为98.2%,全员劳动生产率为80368元/人。 建筑业 建筑业市场不断规范。全区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48727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84231元/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98.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为32.9万平方米,竣工价值29309万元,实现税金总额4567万元。 国内、外贸易 城乡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80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8%;商贸销售总额206.7亿元,增长23.2%,其中: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销售总额为125.5亿元,增长1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1亿元,增长30.0%。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73.7亿元,增长31.6%,餐饮业26.3亿元,增长23.2%。分品种看,吃的商品零售额41.2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41.2%;穿的商品19.4亿元,增长20.3%,比重为19.4%;用的商品38.9亿元,增长34.8%,比重为38.9%。 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393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出口10818万美元,增长41%;进口3115万美元,增长20.9%。进出口相抵,顺差达7704万美元。引进外资项目12个,完成合同利用外资额293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1985万美元,同比增长38.1%。引进内资项目580个,其中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60个。协议引进内资80.7亿元,实际到位额22.9亿元。 私营个体经济继续发展。全区在工商部门登记的个体私营业户17686户,注册资金110.1亿元,完成销售收入(总产值)为87.3亿元。其中私营企业户数为5700户,注册资金为99.7亿元,完成销售收入(总产值)26.2亿元;个体工商户数为11986户,注册资金为10.4亿元;完成销售收入(总产值)为61.1亿元。 所有制结构、国企改革 所有制结构继续调整。在全区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99678万元,比上年增长5.4%;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05462万元,比上年增长26.2%,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5.2%。 加大国有企业改制推进力度。全年对56户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其中,购并企业6户、改制成股份制企业19户、解体消号企业13户;改制国企退出国有资产125881万元、退出国有身份职工10143人。其中,国有企业哈一百退出国有资产55537元、退出国有身份职工2983人。 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生态型园林城区建设稳步推进。全区共植树2.4万株,栽花7万平方米,铺草2.9万平方米,植绿篱1.6万平方米;完成两荒造林984亩,完成退耕还林补植1389亩,林业育苗完成440亩;建设新农镇万家村生态园林示范村1个。新增绿化面积11.56万平方米。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投资2960万元,对迎宾路、会展旅游线路进行了立面、绿化、道路、灯饰亮化全面提档升级综合改造。对14个庭院实施改造,建成了4处社区市民休闲公园和健身休闲一条街。建设完成了54个精品、景观、达标庭院。投资1039万元,共粉刷、水刷楼体178栋,粉刷楼体20.5万平方米,楼体清洗7.7万平方米;油饰桥体护栏13089米,桥体粉刷3503平方米;新建绿地9处,5013平方米;棚户区改造5处。完成了松柏生态园二期建设工程,新增绿地11万平方米;新建河洛广场、经纬九道街、斯大林公园3座立体五色草花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