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道里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2-05 哈尔滨市道里区统计局

2004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深刻变化,超前规划工作取得新突破,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果,圆满地完成了区第十三届二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过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区属生产总值66.9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第一产业5.0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27.6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34.3亿元,增长19.9%。三次产业的结构由上年8.2:41.7:50.1调整为7.5:41.3:51.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2%、38.8%、58.0%,产业结构调整逐渐优化。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4年全区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2.4亿元,比上年增长4.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7889万元,增长17.3%,其中:增值税完成3479万元,减少13.6%;营业税完成9723万元,增长2.8%;企业所得税5324万元,增长10.7%;个人所得税1726万元,增长14.7%;房产税14672万元,增长15.2%。财政支出63847万元,增长13.4%,其中:教育事业费所占比重较大,支出为21896万元,增长10.4%;企业挖潜改造增幅较大,支出5873万元,增幅为98.5%;由于增加一次性奖金,行政管理费支出6883万元,增长10.6%。

农业

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季节雨水调和、阳光充足,全区粮食总播种面积(含计划外地和临时耕地)13.4万亩,比去年增长45.1%,粮食作物产量53833吨,比去年增长72%。蔬菜播种面积8.9万亩,商品量20.5万吨,同比增长2.3%。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5738万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农业产值29739万元,增长6.7%,畜牧业产值51173万元,增长9.0%,林业产值239万元,增长9.6%,渔业产值2395万元,减少0.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192万元。

全区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实施“一免两补”政策,农村因政策调整减免农业税580万元,粮食直补资金317.7万元,优良品种补贴16.12万元,专用青贮玉米补贴6.63万元,各项补贴资金合计340.5万元,实现了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经济作物和蔬菜面积比上年增加8700亩,增长17%;青贮、牧草、饲料作物面积增加3900亩,增长10%。绿色食品进入全省十强县(区)行列,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的认证数达到24个。奶牛存栏达到2.81万头,同比增长16.4%,畜牧业实现了较快发展。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全区总投入2495万元,其中:国家、省、市投入971万元,区里投入63.8万元,自筹1460.4万元,新建日光节能温室70栋,永久性菜窖5000平方米;新打抗旱井45眼、配套机电井12眼;铺设地埋管3700延长米、大棚滴灌40亩、移动喷灌2台套,节水灌溉面积1700亩。投入950万元,修建了通乡路11公里。创建了道里区农业网站,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和延伸。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造林绿化成果。全区造林绿化1090亩,其中:退耕还林500亩,两荒造林590亩。建设生态园林示范村1个,绿化村屯5个,栽植各种树木34.87万株,总计投入资金75.5万元。

工业

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22115万元,增长17.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0211万元,增长31.9%;集体企业58622万元,增长13.9%;股份制经济企业完成18883万元,增长27.5%;私营经济企业完成34399万元,增长16.3%。

工业经济整体素质进一步改善。2004年区属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22797万元,同比增长19.8%;工业增加值25235万元,增长20.4%;利税总额6595万元,增长17.6%,其中:利润总额4680万元,增长53.2%;亏损企业亏损额310万元,同比减亏78.1%;产品销售率97.5%,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为6.5%,资产负债率67.6%,流动资金周转率为1.9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9%,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4028元/人。

建筑业

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48388万元,同比增长19.9%;完成区属固定资产投资额34178万元,同比增长1.54倍。

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保持健康活跃的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商贸销售总额167.8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销售总额为109.2亿元,同比增长19.8%,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亿元,同比增长20.9%。

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全区私营企业户数5178户,同比增长58.3%;注册资金为96.1亿元,同比增长4.9倍。私营企业完成销售收入(总产值)23.8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1.2亿元,同比增长10%。个体市场户数为13683户,同比增加515户;注册资金为10.1亿元,同比增长3.5倍;完成销售收入(总产值)为55.5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33.3亿元,同比增长10%。

对外贸易形势继续趋好。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48170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进口19911万元,出口28259万元,进出口相抵,顺差8348万元。实际利用外资额143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

优化环境促进招商引资。认真落实“八项制度”,深入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全年完成协议引资额88亿元,到位额29.8亿元。引进赛丽斯商城等上千万元以上大项目60个。世界500强企业--德国麦德龙集团投资1200万美元,建设大型仓储式超市,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营业。

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生态型园林城区建设稳步推进。全区共植树16.9万株,栽植五色草830万株,铺草7.9万平方米,彩化3.3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25.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由29.3%提高到30.26%。新增绿地25.4公顷,绿地率由23.39%增加到24.2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3.71平方米/人提高到4.08平方米/人。全年完成新建景观、达标庭院57个,靓化楼道1170条,为居民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投资500万元,对原来垃圾成堆杂草丛生的河柏与河松小区、占地7万平方米的顾乡公园坝外一带实施了彻底改造,铺草6.2万平方米,栽植红松、白桦、樟子松等树木3800多株松柏,生态园打造了城市环境新亮点。建成了全市最长的长30米、宽3米的铸铜浮雕长廊《历史画卷》,新建友谊路五色草组画500延长米,延展了哈尔滨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