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道里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0-02-05 哈尔滨市道里区统计局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了欧罗巴风情街区腾迁拆迁工作。按期完成了大安街、东风街、红专街、西八道街等中央大街四条辅街立面修饰、街路改造和灯饰亮化工程;对安阳路5000多户棚户区进行了改造。投资2400万元对买卖街实施了环境综合整治,新修车行道1.2万平方米,铺装人行道1.5万平方米,砌路边石2300米,安装路灯70盏,粉刷楼体60栋,使买卖街及周边环境有了明显改观。完成了金属街、利民街、河广街和民庆街等4条土路和176条道路维修改造。四环路道里连接线工程按期完成。环境保护水平有所提高。加强了烟尘、污水、废气、噪音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大了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治理排污企业87家和小轧钢厂15家,拆除烟囱24座,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区环保投资指数1.6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工业废气处理率93%。

三、社会事业

科技

科技工作继续发展。全年累计科技投入9090万元,实施省(部)、市、区级科技项目33项;开发新产品15项,新增产值1000万元,创利税80万元;农业先进技术覆盖率达到98%,与15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储备重点科技项目30项,专利项目10项,全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4%,比上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

教育

教育事业取得较大突破。高水平通过了省“双高”普九初评,投入2900万元,重建、维修中小学校12所,第14中学高标准通过了省级示范性高中研评,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跨入省市前列。2004年全区在校学生数为74137人,比上年减少3011人。招生数为17284人,减少229人,其中:高中招生3974人,减少549人;职业高中招生883人,减少59人;初中招生6863人,减少3人;小学招生5564人,增加376人。全区适龄儿童5100人,减少464人,入学率达到百分之百。

卫生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区共有各类医疗机构178个,医院31个,卫生技术人员4263人,卫生床位4071张。

文化

全国文化先进区创建工作通过了国家复检。全区共有文化馆1座,文化站22个,图书馆1座,藏书量8.3万册。成功地举办了区第九届职工运动会,组织参加了市首届残疾人运动会和第16届市城市运动会,分别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和第三名。

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步伐加快。全年全区职工工资总额35035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2%,职工平均工资11253元,比上年增加10%。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10360元,增长13.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37元,增长8.5%。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入。失业保险功能得到了提高,为12728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2979万元,社会发放率达到100%。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增大,全区参保企业户数达到2245户,其中:国有企业687户、集体企业279户、私营企业1047户。国有企业覆盖率达到100%,集体和私营企业分别达到90%:参保职工总数9.6万人,离退休人员6.2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发放率分别达到100%。

再就业工作进一步推进。全年举办培训班280期,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0889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193人次,其中:安置下岗职工609人次,其他人员584人次。全区失业人员登记为1142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