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新郑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5 郑州市新郑市统计局

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发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达到568所,在校学生数212097人,毕业生数147899人,教职工数8690人。中小学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2007年本科一批上线人数770人,上线率达12.06%,本科段上线人数3018人,上线率达47.27%,专科一批上线人数1386人,高考成绩连续16年位居郑州六县(市)第一。

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进程。在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杂费及书作费的同时,免收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和书作费,在全省率先真正实现了辖区内所有学生均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失学。全年义务教育共减免、补助各项资金2255.2万元。

不断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完成市体育场综合改造工程,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成功举办新郑市第二届运动会,提高了竞技体育水平。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全年人口出生率为9.16‰,死亡率为4.8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2‰。年末全市总户数171948户,总人口619530人,其中女性299964人。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65049人,占26.6%;城镇人口275071人,占总人口的44.4%。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2007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895元,比上年增长19.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17元,增长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78元,增长14.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924元,增长17.8%。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7363元,增长18.6%。

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50强企业、福利企业、新落地招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869人,医疗保险参保职工5636人。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完成扩面3382人,完成基金征缴5425万元;失业保险新增参保职工2000人,征缴失业保险750万元;工伤保险新增扩面835人,征缴工伤保险基金141万元;职工医疗保险新增扩面5294人,征缴职工医疗保险基金3236万元。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全面落实:为4176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及供养遗嘱支付养老费用3503万元,为5078名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0461万元,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员支出失业保险金和医疗补助金275万元,支付工伤保险44万元,支付医疗保险费2055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得到完善。按照应保尽保、分类施保、特困重保、超标退保的原则,累计审批城市低保对象1384户3761人,发放保障金279.4735万元(自9月份起城市低保标准由家庭月人均收入170元提高到200元);累计审批农村低保对象6024户12547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583.8004万元(自9月份起农村低保标准由家庭月人均收入80元提高到100元)。低保金全部按时、足额实行社会化发放。五保供养资金全额列入财政预算,全年共为2057户2100名(集中供养1285人、分散供养815人)五保对象发放五保资金338万元。筹资1771万元,新建并投入使用和庄、观音寺和龙湖3所敬老院,完成孟庄、八千、梨河和新村4所敬老院的扩建,五保集中供养率由年初的44%提高到61.2%。

十、 资源与环境

2007年全市耕地总资源48520公顷,基本农田面积44594公顷。

城市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居民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城区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占总天数的85.9%;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全年完成市级造林面积2.85万亩,始祖山封山育林0.45万亩,完善平原林网6.5万亩,义务植树214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