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新郑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5 郑州市新郑市统计局

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发展。全市各类中初等教育学校达到572所,班级总数2511个,在校学生数244313人,毕业学生数186631人,教职工数8658人。中小学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2006年高招中,我市重点段上线人数458人,本科段上线人数1206人,大专一批上线人数1847人,上线人数和上线比率继续保持郑州市郊县第一。

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贫困生“两免一补”政策,保证了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能够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全年共发放资助资金340.6172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21919人次。

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立健全社区体育组织,构建群众性、多元化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在郑州市首届农民运动会上,获得篮球比赛第二名、乒乓球女子单打第二名成绩,盘鼓比赛荣获一等奖。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10‰,死亡率为5.9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6‰。年末全市总人口617530人,其中农业人口458687人 ,占74.3%;非农业人口158843人,占25.7%。城镇人口267822人,占总人口的43.4%。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2006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777元,比上年增长19.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76元,下降1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78元,增长11.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578元,增长19.6%。职工人均工资14641元,增长14.8%。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完善。全市目前企业养老保险参保职工20493人,享受离退休费3472人;事业养老保险参保职工31000人,享受失业救济职工703人;工伤保险参保职工19100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35人;医疗保险参保职工30869人。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积累4921万元,事业养老保险基金积累3578万元,失业养老保险金积累835万元,工伤保险基金积累281万元,医疗保险基金积累2833万元,各类社会保险基金积累总额达1.2亿元。养老金的足额发放率、社会化发放率始终保持100%。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岗位8781个,安置公益性岗位人员22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217人,专业技能培训15064人次。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得到完善。按照应保尽保、分类施保、特困重保、超标退保的要求,全年累计审批城市低保对象1126户3251人,发放保障金205.5275万元。全年累计审批农村低保对象4271户8404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385.9463万元。低保金全部按时、足额实行社会化发放。五保供养资金实现由农民互助互济向市财政保障的转变,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全年共为2097名(集中供养924人、分散供养1173人)五保对象发放五保资金227.8万元。

十、 资源与环境

年末耕地总资源48610公顷,其中常用耕地面积42790公顷。常用耕地面积中,水浇地面积21380公顷。

城市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居民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城区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占总天数的79%;城市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053.3公顷,其中:荒山造林133.3公顷,一般造林200公顷。